【通用名称】: 克拉霉素缓释片
【商用名称】: 克拉霉素缓释片
【主要成份】: 克拉霉素。
【功能主治】: 克拉霉素缓释片适用于对克拉霉素敏感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推荐剂量为每次0.5g(1粒),每日一次。餐中服用。12岁以上儿童,同成人。12岁以下儿童,请使用其他适宜剂型的品种。更为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增至每日一次,每次1.0g(2粒)。治疗周期通常为7~14天。
【药品相互作用】: 1.克拉霉素属于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拉霉素可与细菌核糖体5O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其蛋白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在体外,其对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均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多种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菌均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通常,克拉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红霉素最低抑菌浓度的对数稀释浓度。 2.体外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克拉霉素能抑制嗜肺军团菌和肺炎支原体,杀灭幽门螺杆菌,其中性条件下的活性强于酸性条件下。体内外数据表明,它对分支杆菌的临床作用显著。体内数据显示,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其它非乳糖代谢的革兰阴性菌对克拉霉素不敏感。 3.体外药效学研究和临床观察资料均证实克拉霉素对下列细菌有抗菌活性,对其引起的感染有效: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1)革兰阴性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克菌,淋球菌,嗜肺性军团菌。 (2)其它: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3)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海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鸟型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 4.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不影响克拉霉素的活性。 5.注意:大多数耐新青霉素Ⅰ和Ⅱ的菌株对克拉霉素均有耐药性。 6.螺杆菌:幽门螺杆菌。104名病人于治疗前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后,经MIC水平的克拉霉素治疗,其中,4名有耐药菌株,2名有中度易感菌株,98名有易感菌株。 7.体外药效学研究证实克拉霉素对下列细菌有抗菌活性,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其用于临床感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确定: (1)需氧革兰阳性菌:无乳链球菌,链球菌(C、F、G族),草绿色链球菌。 (2)需氧革兰阴性菌:百日咳博代氏菌,多重巴斯德菌。 (3)厌氧革兰阳性菌:梭菌属,尼日尔胨球菌,痤疮丙酸杆菌。 (4)厌氧革兰阴性菌:黑色素原拟杆菌。 (5)螺旋菌:伯氏疏螺旋体,苍白球密螺旋体。 (6)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 8.克拉霉素在人类和其它灵长类动物体内主要代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14-OH克拉霉素,代谢物对多数微生物的活性与克拉霉素一样或仅为其1/2或1/4,但对副流感嗜血杆菌的活性却是克拉霉素的两倍。在体外或体内,对流感嗜血杆菌的不同菌株,克拉霉素和14-OH克拉霉素有叠加或协同作用。 在多个动物感染模型中发现,克拉霉素的活性是红霉素的2-10倍。例如,在小鼠全身感染、小鼠皮下脓肿和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小鼠呼吸道感染中,克拉霉素的活性均较红霉素高,在豚鼠军团菌感染中更显著,即克拉霉素腹腔给药剂量为1.6mg/kg/天,比红霉素50mg/kg/天更有效。 9.分别进行了小鼠、大鼠、狗和猴单剂量和6个月口服克拉霉素的毒性研究实验。 (1)在小鼠和大鼠的急性毒性研究中,单剂量为5g/kg时,大鼠死亡一只。故半数致死量高于5g/kg,此为最高可行给药剂量。 (2)灵长类动物在剂量为0.1g/kg/天,给药14天和剂量为35mg/kg/天,给药一个月时无毒副作用。同样,大鼠在剂量为75mg/kg/天,给药一个月,35mg/kg/天,给药三个月或8mg/kg/天,给药六个月时无毒副作用。狗对克拉霉素较敏感,无毒副作用的耐受剂量为50mg/kg/天,给药14天,10mg/kg/天,给药一直至三个月或4mg/kg/天,给药六个月。 (3)在中毒剂量时,主要的临床表征为呕吐、虚弱、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流涎、虚脱和好动。0.4g/kg/天剂量组,10只猴中有2只在第八天死亡;存活至28天的猴的粪便为黄色脱色状。 (4)所有物种中,毒性的靶向器官为肝脏。肝毒性表现为磷酸胆碱、丙胺酸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丙氨基转移酶和/或乳酸脱氢酶的血清浓度升高。停药后,这些参数通常能恢复或趋于正常。 (5)研究表明,克拉霉素对其它组织如胃、胸腺及其它淋巴器官和肾的影响不大。治疗剂量时,只有狗出现结膜充血和流泪。大剂量0.4g/kg/天时,一些狗和猴出现角膜浑浊和/或水肿。 10.生育能力、传代和致畸性 (1)对生育能力和传代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日服0.15-0.16g/kg/天剂量对雄性和雌性大鼠的性欲、生育力、分娩和子代的数量和发育无副作用。Wistar(口服)和Sprague-Dawley大鼠(口服和静注)以及新西兰白兔和猕猴的致畸性实验均未能发现克拉霉素有任何致畸作用。仅在Sprague-Dawley大鼠的一次附加实验中出现过少见且无统计学意义的心血管异常(6%),这主要是由于群体内基因自然表达的改变。对小鼠的两项研究也表明,70倍于人日常临床剂量(0.5g,日服二次)时,出现上腭分裂现象(3%-30%),但35倍于人最大日服临床剂量时,无此现象,这一结果提示,其为母子毒性而非致畸性。 (2)怀孕20天后,给予猴10倍于人日常临床较高剂量(0.5g,日服二次)的克拉霉素,会导致流产。这主要是由极高剂量的药物毒性所致。在一项补充实验中,给予猴2.5-5倍于最大日常剂量的克拉霉素,没有危及胚胎。 (3)小鼠支配致死实验(1g/kg/天剂量,约70倍于人最大日服临床剂量)中,致突变结果为阴性,而且,大鼠Ⅰ期实验中,0.5g/kg/天剂量(约35倍于人最大日服临床剂量)给药80天,未发现雄性大鼠因长期服用高剂量克拉霉素出现性功能损伤。 11.为评价克拉霉素的致突变能力,进行了非活性和大鼠肝微粒体活性实验系统(Ames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浓度为每碟25mcg或更低时,无致突变能力。浓度为50mcg时,对所有实验菌株产生毒性
【注意事项】: 据报道,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可能导致轻度至危及生命的假膜性肠炎。
【不良反应】: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由于克拉霉素缓释片剂量不能降至每日500mg以下,因此它禁用于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