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用卡介苗

治疗用卡介苗

处方药 非医保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和预防原发性或复发性膀胱原位癌,用于预防处于Ta或T1期的膀胱乳头状瘤行经尿道切除术后的预防肿瘤复发;不用于超过T1期的乳头状瘤。

查看说明书
治疗用卡介苗

说明书

【通用名称】: 治疗用卡介苗

【商用名称】: 治疗用卡介苗

【主要成份】: 本品系用卡介菌经培养收集菌体,制备高浓度卡介菌悬液,加入适宜稳定剂(成分为明胶、蔗糖、氯化钾、谷氨酸钠)冻干制成的免疫治疗剂。

【功能主治】: 本品用于治疗和预防原发性或复发性膀胱原位癌,用于预防处于Ta或T1期的膀胱乳头状瘤行经尿道切除术后的预防肿瘤复发;不用于超过T1期的乳头状瘤。

【用法用量】: 取本品2瓶(120mg),溶于40-50ml生理盐水并充分摇匀,按外科导尿手术,将导尿管插入膀胱腔,将稀释好的药液,经导尿管注入。注入后,病人不断变换体位,如左侧、右侧、仰卧和俯卧,各约30分钟,经2小时后自行排除药液。对高龄患者或体弱者卡介苗用量可减半(60mg/次)。卡介苗灌注一般在手术后1-2周待受损组织恢复后进行。给药周期为:开始每周灌注1次,共6次;继之每2周1次,共3次;以后每月1次,直至1年,总计19次。每半年1次检查膀胱癌有无复发。必要时每月1次再持续1-2年以巩固疗效。

【药品相互作用】: 本品膀胱内给药时,促进局部急性炎症和伴随着膀胱上皮和膀胱固有层中组织细胞和白细胞浸润的亚急性肉芽肿反应。局部炎症反应与浅表膀胱癌病变的消除或减少有关。本品的抗肿瘤效果可能是T淋巴细胞依赖性的,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注意事项】: 1、应区别卡介苗灌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否由药物所引起,腔内卡介苗用药可以引起膀胱的炎症反应,且常伴有短暂的发烧、血尿、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这些反应可能是卡介苗的活性所发生的一定程度的反应,但应仔细检测尿指标。罕见相关的症状包括:细菌性尿道感染、膀胱痉挛、典型的肉芽状病理改变性前列腺炎、睾丸附睾炎、输尿管阻塞、肾脓肿。 2、对膀胱腔小的病人,增加了膀胱痉挛的危险性,在进行治疗用卡介苗的治疗时应予以考虑。 3、如果在治疗用卡介苗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细菌性尿道感染,由于尿道感染和卡介苗引起的膀胱炎可导致泌尿生殖道更为不利的影响;另外,卡介苗对广谱抗生素敏感,其作用也可能被消除,因此治疗用卡介苗的注入应当停止,直到细菌性尿道感染完全恢复。为此,对病人其他感染所进行的抗微生物的治疗,应确定治疗是否会消除卡介苗的作用。 4、治疗用卡介苗腔内治疗可能导致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产生的敏感性,该结果可能影响进行可疑性的分枝杆菌感染诊断时的判断,建议在用药前,对患者进行结核菌素的反应测定。 5、进行治疗用卡介苗灌注的操作者,应当戴防护口罩和手套。溶解和稀释应在高度通风处进行,并应减少人员通行。溅出或漏出的液体应用5%次氯酸钠液处理,再用水冲洗。所有的清洗物品应按生物性危险废品进行处理。 6、治疗用卡介苗使用之后,器材应消毒或按其它生物危险性废品进行适当处理。注入后6小时内排出的尿,要用相同体积的5%次氯酸钠或其它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维持15分钟后冲洗。 7、治疗用卡介苗腔内给药时,应小心操作,不要造成尿道感染和粘膜的损伤。 8、建议经尿道切除术后不超过一星期的患者,不要使用治疗用卡介苗。 9、如在腔内给药时曾造成尿道损伤,不应继续使用治疗用卡介苗,应至少推迟一星期进行治疗。随后的给药周期按原方案继续进行。

【不良反应】: 由于本品为生物免疫增强剂,由卡介菌活菌制成,需特别注意。 1、有免疫缺陷或损害者(如艾滋病病人)有可能引起全身性卡介苗疾病的危险。 2、正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放射治疗者。亦有上述同样的危险性。 3、对卡介苗过敏者,有可能引起强烈过敏反应。 4、发热及急性传染病患者,包括活动性结核病人。待疾病治愈后再行治疗。 5、严重的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禁用。

药企入驻&商务合作联系:
18170858443

(点击可直接拨打电话)

药企入驻申请快捷、曝光率高

填写入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