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醋酸去氨加压素片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 1.本品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服用本品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 2.本品用于治疗6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醋酸去氨加压素 。 化学名称:1-去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醋酸盐。 分子式:C46H64N14O12S2·XC2H4O2 分子量:1129.35·X60.02 |
本品每片含0.5克铝碳酸镁。辅料为玉米淀粉、甘露醇、糖精钠、硬脂酸镁、薄荷香精、香蕉香精。 |
|
生产企业 |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03403 |
国药准字H2001341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本品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服用本品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 2.本品用于治疗6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
1.慢性胃炎。 2.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
|
用法用量 |
剂量因人而异,应区分调整。 治疗中枢性尿崩症:一般成人和儿童的初始适宜剂量为为每... |
口服(咀嚼后服用。)一次1-2片,一日3次。餐后1-2小时,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 |
|
副作用 |
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时若不限制饮水可能会引起水潴留/低钠血症,有/无伴随以下迹象和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血清钠降低、体重增加,更严重者可引起抽搐)。治疗夜间遗尿症和尿崩症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疼、腹痛和恶心;罕见皮肤过敏反应、低钠血症和情绪障碍;仅有个别全身过敏反应的报道。 |
1.偶见便秘、稀便、口干和食欲缺乏。 2.大剂量服用可导致软糊状便和大便次数增多/腹泻和呕吐。 3.过敏反应。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有限的数据(对53例患尿崩症的孕妇进行的研究)证实,醋酸去氨加压素对孕妇及胎儿/新生儿的健康没有影响。 至今仍没有其他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对实验动物的研究,不能证明药物对孕妇、胚胎/胎儿形成、分娩和产后阶段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孕妇慎用。 2.哺乳期妇女:经鼻腔给予高剂量醋酸去氨加压素(300微克)后测试母乳,显示醋酸去氨加压素可分泌至乳汁,但婴儿从乳汁吸收的量很少,且低于影响利尿作用所需的量。尚不明确重复给药后醋酸去氨加压素是否在乳汁中蓄积。 儿童用药:醋酸去氨加 |
|
|
成分 |
1.本品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服用本品后可减少尿液排出,增加尿渗透压,减低血浆渗透压,从而减少尿频和夜尿。 2.本品用于治疗6岁或以上患者的夜间遗尿症。 |
1.慢性胃炎。 2.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
|
药理作用 |
该药含醋酸去氨加压素,与天然激素精氨酸加压素的结构类似。它与精氨酸加压素的区别,主要是对1-半胱氨酸作脱氨基处理和以8-D精氨酸取代8-L-精氨酸。这些结构改变后,使临床剂量的醋酸去氨加压素的作用时间延长,而不产生加压的副作用。 毒性:若大量饮水,即使使用普通剂量也会引起水中毒。剂量范围从0.3微克/千克(静脉注射给药)到2.4微克/千克(鼻腔内给药),曾导致成人和儿童出现低钠血症和抽搐;另一方面,对5月龄婴儿鼻腔给药40微克或5岁儿童鼻腔给药80微克,均没有影响。对新生婴儿肠外给药4微克,出现少尿症状和体重增加。 临床前安全性资料: 醋酸去氨加压素的安全性监测过程和安全性概要未有异常发现。 |
本品有明显抗酸作用,并兼有胃粘膜保护作用,对胆酸也有一定吸附作用,其作用迅速、温和、持久。 |
|
注意事项 |
1.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器官病变导致的尿频或多尿患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尿道感染、膀胱结石/膀胱癌);烦渴和糖尿病患者不适合用本品治疗。 2.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用于治疗夜遗尿时,应在服药前l小时和服药后8小时限制饮水。若治疗时未严格控制饮水将出现水潴留和/或低钠血症及其并发症状(头疼、恶心/呕吐和体重增加,更严重者可引起抽搐),此时应终止治疗直到患者完全康复。 3.老年人、血钠水平低和24小时尿量多(多于2.8-3.0升)的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危险性较高。 4.在以下情况下,应严格控制饮水并监测患者血钠水平:与已知可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氯丙嗪、卡马西平)合用时,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合用时。 5.治疗期间,出现体液和/或电解质失衡急性并发症(如:全身感染、发烧和肠胃炎)时,应立即停止治疗。 |
1.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为30-80毫升/分钟)、高镁血症、高钙血症者及严重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2.孕妇如使用本品后发生腹泻,易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妊娠期头3个月慎用。妊娠期3个月以上应咨询医生。 3.目前尚无铝碳酸镁通过乳汁分泌的资料。哺乳期妇女应咨询医生。 4.尚无儿童用药和老年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急腹症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低磷饮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8.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