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充血容量治疗发生作用;也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
茶碱 |
|
生产企业 |
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2021301 |
国药准字H4402000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充血容量治疗发生作用;也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
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 |
|
用法用量 |
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1、成人常用量:开始以每分钟8-12ug速度滴注,调整滴速以达到血压升到理想水平;维持量为每分钟2-4ug。在必要时可按医嘱超越上述剂量,但需注意保持或补足血容量。 2、小儿常用量:开始按体重以每分钟0.02-0.1ug/kg速度滴注,按需要调节滴速。 |
口服。本品不可压碎或咀嚼。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起始剂量为0.1g~0.2g(1... |
|
副作用 |
禁止与含卤素的麻醉剂和其他儿茶酚胺类药合并使用,可卡因中毒及心动过速患者禁用。 |
茶碱的毒性常出现在血清浓度为15-20μG/ML,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早期多见的有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等,当血清浓度超过20μG/ML,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清中茶碱超过40μG/ML,可发生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致死。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充血容量治疗发生作用;也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
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 |
|
药理作用 |
1、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以下反应如持续出现应注意:焦虑不安、眩晕、头痛、皮肤苍白、心悸、失眠等。 3、逾量时可出现严重头痛及高血压、心率缓慢、呕吐、抽搐。 4、个别病人因过敏而有皮疹、面部水肿。 5、本品强烈的血管收缩可以使重要脏器器官血流减少,肾血流锐减后尿量减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缺氧和酸中毒;持久或大量使用时,可使回心血流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心排血量减少,后果严重。 6、应重视的反应包括静脉输注时沿静脉径路皮肤发白,注射局部皮肤破溃,皮肤紫绀,发红,严重眩晕,上述反应虽属少见,但后果严重。 7、在缺氧、电解质平衡失调、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中或逾量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后可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 |
本品对呼吸道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其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过去认为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提高所致。近来实验认为茶碱的支气管扩张作用部分是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结果,此外,茶碱是嘌呤受体阻滞剂,能对抗腺嘌呤等对呼吸道的收缩作用。茶碱能增强膈肌收缩力,尤其在膈肌收缩无力时作用更显著,因此有益于改善呼吸功能。 |
|
注意事项 |
1、缺氧、高血压、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闭塞性血管炎、血栓病患者慎用。用药过程中必须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心电图。运动员慎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应权衡利弊慎用。 3、儿童用药:小儿应选粗大静脉注射并需更换注射部位,在应用中至今未发现特殊问题。 4、老年用药:老年人长期或大量使用,可使心排血量减低。 5、药物过量:持久或大量使用时,可使回心血流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心排血量减少,后果严重,应即停药。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血压过高给予α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5-10mg静脉注射。 |
1、与其他茶碱缓释制剂一样,本品不适用于哮喘持续状态或急性支气管痉挛发作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