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阿 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 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 2. 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 3. 解救急性乙醇中毒:可使患者清醒。 4. 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有诊断价值。 5. 促醒作用,可能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病人清醒,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盐酸纳洛酮。其化学名为:17-烯丙基-4,5α-环氧基-3,14-二羟基吗啡喃-6-酮盐酸盐二水合物。分子式为:c19h21no4·hcl·2h2o。 |
本品主要成分为:硝苯地平。辅料为:乳糖、聚维酮K30、羟丙甲纤维素、二氧化硅、硬脂酸镁、薄膜包衣预混剂(胃溶型)。化学名称: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甲酸二甲酯分子式:C17H18N2O6分子量:346.34 |
|
生产企业 |
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 |
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9406 |
国药准字H3202619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阿 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 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 2. 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 3. 解救急性乙醇中毒:可使患者清醒。 4. 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有诊断价值。 5. 促醒作用,可能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病人清醒,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 |
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及心绞痛。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为阿片类受体拮抗药。1.用于阿片类药物复合麻醉药术后,拮抗该类药物所致的呼吸抑制,促使病人苏醒。2.用于阿片类药物过量,完全或部分逆转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3.解救急性乙醇中毒。4.用于急性阿片类药物过量的诊断。 |
口服:一次10~20mg,一日2次。极量,一次40mg,一日0.12g。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 |
1.肝脏:偶尔出现黄疸及谷氨酸草酰乙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2.循环系统:偶尔出现胸部疼痛、头痛、脸红、眼花、心悸、血压下降、下肢浮肿等。 3.过敏症:偶尔出现麻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4.消化系统:偶尔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不振、便秘等症。 5.口腔:可能出现牙龈肥厚。 6.代谢异常:偶尔出现高血糖症状。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禁用。儿童用药:儿童禁用。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本品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阿 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 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 2. 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新生儿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本品拮抗。 3. 解救急性乙醇中毒:可使患者清醒。 4. 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有诊断价值。 5. 促醒作用,可能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病人清醒,用于全麻催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 |
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及心绞痛。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不良反应少见,偶可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高血压和烦躁不安。 |
||
注意事项 |
1.应用纳洛酮拮抗大剂量麻醉镇痛药后,由于痛觉恢复,可产生高度兴奋。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甚至肺水肿和心室颤动。2.由于此药作用持续时间短,用药起作用后,一旦其作用消失,可使患者再度陷入昏睡和呼吸抑制。用药需注意维持药效。3.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
1.中止服用钙拮抗剂时应逐渐减量,没有医生指示,不要中止服药。 2.低血压患者慎用。 3.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