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高血压病,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合用。 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心绞痛药物合用。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苯磺酸氨氯地平 |
本品主要成分为替米沙坦。化学名称:4’-[(1,4’-二甲基-2’-丙基[2,6’-二-1H-苯并咪唑] -1’-基)甲基]- [1,1’-二联苯基]-2-羧酸;分子式:C33H30N4O2分子量:514.63 |
|
生产企业 |
南京海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93727 |
国药准字H2005071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高血压病,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合用。 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心绞痛药物合用。 |
高血压:用于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降低心血管风脸:本品适用于年龄55岁及以上.存在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且不能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以降低其发生心肌梗死.卒中或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风险。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伴有终末器官损害证据的高危2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或非胰岛素依赖)病史。替米沙坦还可以与其他必要的治疗同时使用(例如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降脂药)。不推荐替米沙坦与ACE抑制剂同时使用。 |
|
用法用量 |
1.治疗高血压初始剂量为5mg(1片),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虚弱或老年患者、伴有肝功能不全患者初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此剂量也可为原使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需加用本品治疗的剂量,剂量调整应根据患者个体反应进行,一般的剂量调整应在7-14天后开始进行。如临床需要,在对患者进行严密观测后,可更快的开始剂量调整。2.治疗心绞痛的初始剂量为5-10mg,每日一次,老年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较低剂量治疗。大多数人的有效剂量为10mg/日。 |
本品在餐时或餐后服用均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应个体化给药。常用初始剂量为每次40mg每曰一次.在20、80mg的剂量范围内^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与剂量有关。若用药后未达到理想血压可加大剂量最大剂量为80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合用,此类利尿药与本品有协同降压作用。因替米沙坦通常在开始治疗后四至八周才能发挥最大降压疗效,因此若考虑堆加药物剂量时,应对此予以考虑。降低心血管风脸:推荐剂量为每曰一次。剂量低于80mg的替米沙坦是否能有效降低心血管患病率和病死率的风险目前尚不明确。当开始应用替米沙坦治疗以降低心血管风险时,建议密切监测血压.并在必要时适当调整降压药物。其余详见说明书。 |
|
副作用 |
对二氢吡啶类拮抗剂过敏的病人禁用。 |
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妇女 不推荐在妊娠最初三个月使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见【注意事项】)。妊娠中期三个月及最后三个月是使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禁忌症(见【禁忌】和【注意事项】)。关于替米沙坦在妊娠女性中的使用没有足够的数据。在动物中的研究表明有生殖毒性(见【药理毒性】)。儿童用药:目前尚缺乏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故不推荐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本品。老年用药:老年人通常无需调整剂量。高血压临床研究中所有接受替米沙坦治疗的患者,有551名(19%)年龄在65~74岁之间,130名(4%)年龄在75岁或以上水平。这些患者与更年轻的患者相比,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存在总体差异,而且其他报道的临床经验也没哟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对药物反应存在差异,但不能排出部分老年患者的敏感性跟高。降低心血管风险研究(ONTARGET)中,接受替米沙坦治疗的所有患者中,年龄为≥65~<75的患者和所占百分比为42%,年龄≥75岁患者占15%。这些患者与更年轻的患者相比,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存在总体差异,而且其他报道的临床经验也没有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对药物反应存在差 |
|
成分 |
1、高血压病,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合用。 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型心绞痛,可单独使用本品治疗也可与其它抗心绞痛药物合用。 |
高血压:用于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降低心血管风脸:本品适用于年龄55岁及以上.存在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且不能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以降低其发生心肌梗死.卒中或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风险。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伴有终末器官损害证据的高危2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或非胰岛素依赖)病史。替米沙坦还可以与其他必要的治疗同时使用(例如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降脂药)。不推荐替米沙坦与ACE抑制剂同时使用。 |
|
药理作用 |
患者对本品能很好地耐受。较常见的副反应是头痛、水肿、疲劳、失眠、恶心、腹痛、面红、心悸和头晕。较为少见的副反应为瘙痒、皮疹、呼吸困难、无力、肌肉痉挛和消化不良。与其他钙拮抗剂相似,极少有心肌梗塞和胸痛的不良反应报道,而且这些不良反应不能与病人本身的基础疾病明确区分,尚未发现与本品有关的实验室检察参数异常。 |
||
注意事项 |
1.警告:极少数患者特别是伴有严重冠状动脉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在开始使用钙拮抗剂治疗或增加剂量时,出现心绞痛频率增加、时间延长和/或程度加重,或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2.因氨氯地平的扩血管作用是逐渐产生的,服用氨氯地平后发生急性低血压的情况罕有报道。然而在严重的主动脉狭窄患者,当与其它外周血管扩张剂合用时,应引起注意。3.心衰患者的使用:充血性心衰患者使用钙拮抗剂应谨慎。在对非缺血引起心衰的病人(NYHAIII-IV级)进行的长期、安慰剂对照研究(PRAISE-2)中,虽然心衰加重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与氨氯地平有关的肺水肿报道有增加。4.肝功能受损病人的使用:与其他所有钙拮抗剂相同,氨氯地平的半衰期在肝功能受损时延长,但尚未确定相应的推荐剂量,因此,使用本品应谨慎。5.肾功能衰竭病人的使用:氨氯地平的血药浓度改变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无相关性,因此,可以采用正常剂量。本品不能被透析清除 |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2.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3.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4.可能引起低血压,应监测血压;5.可能引起高钾血症,应监测血钾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