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化脓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小面积轻度烧烫伤,也用于小面积皮肤、黏膜创口的消毒。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每毫升含主要成分聚维酮碘0.1克。 |
本品主要成份巯嘌呤。 |
|
生产企业 |
江西德成制药有限公司 |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6020017 |
国药准字H4402017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化脓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小面积轻度烧烫伤,也用于小面积皮肤、黏膜创口的消毒。 |
本品适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 |
|
用法用量 |
外用。用棉签蘸取少量,由中心向外周局部涂搽。一日1~2次。 |
1 绒毛膜上皮癌:成人常用量,每日6mg~6.5mg/kg,分两次口服,以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歇为3~4周。2 白血病:(1)开始,每日2.5mg/kg或80~100mg/m2,一日1次或分次服用,一般于用药后2~4周可见显效,如用药4周后,仍未见临床改进及白细胞数下降,可考虑在仔细观察下,加量至每日5mg/kg。(2)维持,每日1.5mg~2.5mg/kg或50mg~100mg/m2,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 |
|
副作用 |
极个别病例用药时创面黏膜局部有轻微短暂刺激,片刻后即自行消失,无需特别处理。 |
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脱发、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
|
禁忌 |
|
|
|
成分 |
用于化脓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小面积轻度烧烫伤,也用于小面积皮肤、黏膜创口的消毒。 |
本品适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外用药,切忌口服;如误服中毒,应立即用淀粉糊或米汤洗胃,并送医院救治。2.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3.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需停药;4. 避免与肝毒性药物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