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痢。用于腹痛、泄泻、血痢,属大肠湿热证。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大黄、槐花(炒炭)、苍术(泡)、侧柏叶(炒炭)、羌活、山银花、制川乌、赤石脂(制)、苦杏仁、槟榔(炒)。 |
檀香、肉桂、甘草(蜜炙)、薏苡仁(炒)、木香(煨)、赤[1]小豆、山楂、细辛、鸡内金、乌梅 |
|
生产企业 |
广东联康药业有限公司 |
长春人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6512 |
国药准字Z2202106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燥湿,涩肠止痢。用于腹痛、泄泻、血痢,属大肠湿热证。 |
温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浊,消导化食。用于伤食湿重引起的胃脘痛,泛酸,恶心及消化不良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
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孕妇忌服。 |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皮疹等。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燥湿,涩肠止痢。用于腹痛、泄泻、血痢,属大肠湿热证。 |
温中醒脾,和胃降逆,芳香化浊,消导化食。用于伤食湿重引起的胃脘痛,泛酸,恶心及消化不良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2.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3.请将此药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皮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