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消炎、止痛、促进胃粘膜修复,主要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可用于其他胃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粒胶囊含硫酸庆大霉素10000单位;盐酸普鲁卡因50mg;维生素B1210μg。 |
本品主要成份为达沙替尼。 |
|
生产企业 |
海南天煌制药有限公司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6020664 |
国药准字H2013327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消炎、止痛、促进胃粘膜修复,主要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可用于其他胃炎。 |
本品用于治疗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急粒变和急淋变)成年患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日3次,一次2粒,饭前温水吞服或遵医嘱。 |
应当由具有白血病诊断和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治疗。PH+慢性期CM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达沙替尼100mg,每日1次,口服。服用时间应当一致,早上或晚上均可。PH+加速期、急变期(急粒变和急淋变)CM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70mg,每日2次,分别于早晚口服(见【注意事项】)片剂不得压碎或切割,必须整片吞服。本品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治疗持续时间:在临床试验中,本品治疗均持续至疾病进展或患者不再耐受该治疗。尚未对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后停止治疗的影响进行研究。为了达到所推荐的剂量,本品共有20mg、50mg、70mg薄膜衣片三种规格。推荐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情况进行剂量的增加或降低。剂量递增:在成年Ph+CML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如果患者在推荐的起始剂量治疗下未能达到血液学或细胞遗传学缓解,则慢性期CML患者可以将剂量增加至140mg,每日1次,对于进展期(加速期和急变期)CML患者,可以将剂量增加至90mg,每日2次。不良反应发生时的剂量调整:骨髓抑制:在临床试验中,骨髓抑制可以通过下列手段来处理:中断给药、剂量降低或终止研究治疗。必要时给予血小板和红细胞输注。出现耐药性骨髓 |
|
副作用 |
对硫酸庆大霉素或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普鲁卡因过敏者禁用。 |
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目前尚无充分的达沙替尼用于妊娠妇女的数据。动物研究已经证实了该药的生殖毒性(见【药理毒理】)。达沙替尼对人体的潜在危险尚不明确。除非有明确的需要,否则本品不应用于妊娠妇女。如果在妊娠期间服用该药,那么患者必须被告知其对胎儿的潜在危险。非临床研究中,在低于在人体内进行达沙替尼治疗时所观察到的血药浓度下,在大鼠和家兔中观察到胚胎-胎仔毒性。观察到大鼠出现胎儿死亡。在大鼠和家兔接受的达沙替尼最低检测剂量(大鼠:2.5 mg/kg/天 [15 mg/m2/天] 和家兔:0.5 mg/kg/天 [6 mg/m2/天])下,能够导致胚胎-胎仔毒性。这些给药剂量在大鼠和家兔产生的母体AUC分别是105 ng·hr/mL(0.3倍于人类女性接受70 mg每日2次之后获得的AUC)和44 ng·hr/mL(0.1倍于人类AUC)。胚胎-胎仔毒性包括多部位的骨骼畸形(肩胛骨、肱骨、股骨、桡骨、肋骨、锁骨),骨化程度降低(胸骨;胸椎、腰椎和骶椎;前趾骨;骨盆和舌骨体),水肿和小肝。哺乳目前有关达沙替尼通过人类或动物乳汁排泄的信息尚不足且有限。有关达沙替尼的物理化学数据和现有的药效学 |
|
成分 |
消炎、止痛、促进胃粘膜修复,主要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可用于其他胃炎。 |
本品用于治疗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急粒变和急淋变)成年患者。 |
|
药理作用 |
1、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泻等反应,少数病人可有肾功能减退、血尿、少尿、听力减退、耳鸣或耳内饱满感(耳毒性)。2、偶有听力减退、耳鸣、眩晕、偶有肾功能损伤和少尿。3、偶有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4、偶见有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缺氧。 |
||
注意事项 |
1、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不宜长期应用。2、如患者有明显的警戒症状,如消瘦、贫血或大便潜血阳性等应及时去医院做详细检查。3、失水、第8对脑神经损害、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肾功能损害者慎用。4、对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阿米卡星等过敏的患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5、对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妥布霉素、西索米星等耐药的细菌,也很可能对本品过敏。6、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本品的慢性肠道感染的患者应注意出现肾毒性或耳毒性的可能。7、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本品宜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听力检查或听电图测定。8、长期服用本 |
1. 避免与CYP3A4强效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2. 监测心电图,避免QT间期延长;3. 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调整剂量;4. 避免与食物同服,应空腹或餐后2小时服用;5. 定期监测血常规,注意出血风险;6.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7. 儿童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