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健脾益气,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纳少、腹胀、便溏。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党参、白术(麸炒)、山药、白芍、芡实、车前子(炒)、白果仁、苍术、陈皮、当归、荆芥(炭)、柴胡、黄柏(炭)、茜草、海螵蛸、牡蛎(煅)。 |
冰片、大叶紫珠及提取物、黑紫藜芦、三七、山药、生草乌、重楼、朱砂。 |
|
生产企业 |
四川字库山制药有限公司 |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1020502 |
国药准字Z4502061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健脾益气,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纳少、腹胀、便溏。 |
止血镇痛,祛瘀生新。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之各种血证及瘀血肿痛,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肺结核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及痔疮出血,妇女月经不调,经痛,经闭及月经血量过多,产后瘀血,胃痛,肋间神经痛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
温开水送服,成人每次服一粒(重症者二粒),每日3次,初服者若无反应,每隔4小时服...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健脾益气,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纳少、腹胀、便溏。 |
止血镇痛,祛瘀生新。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之各种血证及瘀血肿痛,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肺结核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及痔疮出血,妇女月经不调,经痛,经闭及月经血量过多,产后瘀血,胃痛,肋间神经痛等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忌食生冷、少进油腻。2.白带量多气臭或伴有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药。3.服药1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诊治。4.老人、少女、孕妇均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5.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6.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轻伤及其他病症患者忌服保险子;服药期间忌食蚕豆,鱼类和酸冷食物;孕妇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