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于肺胃蕴热证所致咽喉肿痛,发热烦躁,大便秘结,小儿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见以上证候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蚕砂、大黄、青黛、玄参、皂角子、赤芍、板蓝根、麦冬、连翘、牡丹皮、地黄、甘草、白茅根、金银花、薄荷脑、川贝母。 |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曲安奈德。 |
|
生产企业 |
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香港澳美制药厂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2020287 |
注册证号HC2018101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于肺胃蕴热证所致咽喉肿痛,发热烦躁,大便秘结,小儿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见以上证候者。 |
口腔粘膜的急、慢性炎症,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糜烂甲扁平苔茴,口炎创伤性病损,如义齿造成的创伤性溃疡;剥脱性龈炎和口腔炎。创伤性溃疡和多数非复发性病损治疗后可迅速痊愈。慢性病变和复发性口腔溃疡用药后也能获得显著疗效,停药后还会复发。但本品对控制复发也有一点作用。 |
|
用法用量 |
口服。周岁一次3片,一日2次;三岁一次4片,一日3次;六岁一次6片,一日3次。 |
挤出少量药膏(大约1cm)轻轻涂抹在病损表面使之形成薄膜。药膏在患处的用量以达到完全覆盖患处为佳。不要反复揉擦。刚刚涂抹药膏时可能感觉药物呈颗粒,口腔有砂砾感。药膏涂好后就可以形成光滑的薄膜。最好在睡前使用,这样可以使药物与患处整夜接触。如果症状严重,需要每天涂2-3次。以餐后用药为宜。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对这种制剂不能耐受者非常少见。口腔内局部使用没有见到对皮质类固醇的反应。长期使用可引起如同全身使用类固醇类药物的副作用,如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葡萄糖代谢改变、蛋白质分解和消化道溃疡复发等等。这些情况在激素停止使用后可以逆转和消失。炎症、毛囊炎、痤疮样皮疹、色素减弱、口周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继发感染、皮肤萎缩、皮纹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少见,但当采用封包疗法时其发生频率明显增加。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于肺胃蕴热证所致咽喉肿痛,发热烦躁,大便秘结,小儿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见以上证候者。 |
口腔粘膜的急、慢性炎症,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糜烂甲扁平苔茴,口炎创伤性病损,如义齿造成的创伤性溃疡;剥脱性龈炎和口腔炎。创伤性溃疡和多数非复发性病损治疗后可迅速痊愈。慢性病变和复发性口腔溃疡用药后也能获得显著疗效,停药后还会复发。但本品对控制复发也有一点作用。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1、忌辛辣、鱼腥食物。 2、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1~3天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及时就医。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 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3.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4.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5.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