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抗震颤麻痹药。用于原发性震颤麻痹和症状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不包括药物引起的震颤麻痹综合征)。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卡比多巴25mg,左旋多巴250mg。 |
本品主要成份为巴柳氮钠。 |
|
生产企业 |
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0950085 |
国药准字H2004170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抗震颤麻痹药。用于原发性震颤麻痹和症状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不包括药物引起的震颤麻痹综合征)。 |
轻度至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 |
|
用法用量 |
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作仔细调整后确定服用本品的最佳剂量。常用量:口服,开始时一次半片,一日3次。服用一周后根据病情,每隔3~4日,每日增加半片,直至获得最佳效果。正在单服左旋多巴片的患者,如果改服本品,应停服左旋多巴片至少12小时。服用之初始剂量以左旋多巴计算,应相当于原来单用剂量的25%。每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8片(分4次服用,每次2片)。维持量:一日3~4次,分3~4次服用。 |
口服。一次1.5g(3片),一日4次,饭后及睡前服用。疗程8周。 |
|
副作用 |
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失调、狭角青光眼患者、精神病患者禁用。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慎用。 |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泻;偶见消化系统:食欲不振、便秘、消化不良、腹胀、口干、黄疸;呼吸系统:咳嗽、咽炎、鼻炎;其它:关节病、肌痛、疲乏、失眠、泌尿系感染。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怀孕及哺乳的患者慎用巴柳氮钠片(贝乐司),只有当医生判定其益处大于危险性时方可应用5-氨基水杨酸可透过胎盘屏障,但数据有限不足以评价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动物实验未发现致畸。乳汁中分泌有5-氨基水杨酸,其浓度远小于在母体血液中的浓度;没有报道母体因服用5-氨基水杨酸不良反应,但数据有限。 儿童用药: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资料。 老年用药:尚无老年患者应用本品的资料。 |
|
成分 |
抗震颤麻痹药。用于原发性震颤麻痹和症状性震颤麻痹综合征(不包括药物引起的震颤麻痹综合征)。 |
轻度至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 |
|
药理作用 |
卡比多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以减少单独使用左旋多巴产生的不良反应率,服用本品时,有的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多动、口干、便秘、流涎、心悸等不良反应。一般不能减轻左旋多巴的中枢性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不自主运动、运动困难、精神异常等。减少本品服用剂量,可降低上述因多巴胺药理活性引起的副作用。国外已有患者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类药品治疗帕金森病后出现病理性赌博、性欲增高和性欲亢进的病例报告,尤其在高剂量时,在降低治疗剂量或停药后一般可逆转。 |
药理作用:巴柳氮钠是一种前体药物,口服后以原药到达结肠,在结肠细菌的作用下释放出5-氨基水杨酸(有效成分)和4-氨基苯甲酰-β-丙氨酸。5-氨基水杨酸可能是通过阻断结肠中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生成而发挥其减轻炎症的作用。 毒理研究:遗传毒性:巴柳氦钠Ames试验、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TK位点突变试验、小鼠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中国仓鼠肺细胞(CHV79/HGPRT)基因突变试验结果为阳性。巴柳氮钠代谢产物4-氨基苯甲酰-β-丙氨酸Ames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TK位点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阳性。另一代谢产物N-乙酰-4-氨基苯甲酰-β-丙氨酸Ames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TK位点突变试验、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给予巴柳氮钠高达2g/kg/天时,对其生育力和生殖行为未见明显影响。致癌作用:大鼠经口给予巴柳氮钠高达2g/kg/天,连续给药2年,未见致癌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苯环丙胺等)的患者,必须停用两星期后才能服用本品。当药物引起锥体外反应时不宜使用。2、遵照医嘱调整剂量,既能保证获得治疗所需的血药浓度,同时副作用又极轻微。这对老年人或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尤为重要。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禁用。4、儿童用药:慎用。5、老年用药:尚无本品在老年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资料。6、药物过量:(1)中毒症状:超剂量时可使上述不良反应明显加重,并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2)处理:立即催吐、洗胃,采取增加排泄措施,并依病情进行相应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
1、患有幽门狭窄的患者可能会延长巴柳氮钠片的胃中停留时间。 2、 对已知肾功能障碍或有肾病史的患者应注意使用。 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如血清肌酐),特别是在治疗初期。如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肾功能障碍应怀疑本品与5-氨基水杨酸引起的中毒性肾损害,可能出现出血、青肿、咽喉痛和发热、心肌炎以及气短伴随的发热和胸痛。若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与医师联系,并停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