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高血压。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非洛地平。 |
本品活性成份为盐酸曲美他嗪。化学名称:1-(2,3,4-三甲氧基苯甲基)哌嗪二盐酸盐。分子式:C14H22N2O3·2HCl分子量:339.3 |
|
生产企业 |
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华元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0773 |
国药准字H2010014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高血压。 |
曲美他嗪适用于在成年人中作为附加疗法对一线抗心绞痛疗法控制不佳或无法耐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
|
用法用量 |
一日一次给药,宜在早晨空腹或在不富含脂肪和糖的餐后用水吞服,不能压碎或嚼碎。作用... |
口服,一次20mg(1片),一日3次,进餐时服用。其余详见说明书。 |
|
副作用 |
服用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到中度的踝部水肿(呈剂量依赖性,与前毛细血管舒张有关)。根据临床经验有2%的患者因踝部水肿而中断治疗。在治疗开始和增加剂量时尚可见面部潮红、头痛、心悸、头昏和疲乏。偶有意识模糊和睡眠紊乱的报道,但与非洛地平的关系尚不确定。在有牙龈炎/牙周炎的患者可见牙龈增生的报道。注意牙齿卫生可避免或逆转增生。偶有高血糖的报道。全身:疲乏(1/1000≤发生频率<1/100),发热(发生频率<1/10000)循环:面部潮红、踝部水肿(发生频率≥1/100),心悸、心动过速(1/1000≤发生频率<1/100),期外收缩、伴有心动过速的低血压常可加剧心绞痛、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发生频率<1/10000)内分泌:高血糖(发生频率<1/10000)胃肠道:恶心、腹部疼痛(1/1000≤发生频率<1/100),呕吐(1/10000≤发生频率<1/1000),牙龈增生、牙龈炎(发生频率<1/10000)皮肤:疹、瘙痒(1/1000≤发生频率<1/100),荨麻疹(1/1000≤发生频率<1/100),光敏感性、唇舌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频率<1/10000)免疫反应:过敏性反应(发生频 |
不良反应,即被认为至少可能与曲美他嗪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按以下常规频率列表如下:其余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孕妇用药缺乏相应的研究资料,但根据动物试验结果,本品应禁用于怀孕妇女。不推荐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服药的哺乳期妇女应中止哺乳。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用药:本品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增加,故建议老年患者(65岁以上)的初始剂量为每日2.5mg,并据个体反应调整剂量。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妊娠:无孕妇使用曲美他嗪的数据。动物研究未显示在生殖毒性方面直接或间接的有害影响(参见【药理毒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最好避免在妊娠期间服用该药物。2.哺乳:曲美他嗪及其代谢产物是否经母乳排出尚不清楚。不能排除对新生儿/婴幼儿的风险。哺乳期间不应服用曲美他嗪。3.生育能力:生殖毒性研究表明不影响雌性和雄性大鼠的生育能力(参见【药理毒理】)。儿童用药:尚未确定曲美他嗪在18岁以下人群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无可用数据。老年用药:由于存在肾功能与年龄相关的下降,老年患者的曲美他嗪暴露量可能增加(参见【药代动力学】)。在中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60 ml/min)患者中,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1片,即在早晚用餐时各服用一片。老年患者剂量增加时应谨慎(参见【注意事项】)。 |
|
成分 |
高血压。 |
曲美他嗪适用于在成年人中作为附加疗法对一线抗心绞痛疗法控制不佳或无法耐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
|
药理作用 |
说见说明书。 |
||
注意事项 |
下列患者慎用本品:主动脉狭窄患者肝功能损害患者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患者(GFR<30ml/min)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衰患者在某些敏感患者可出现由低血压引起的心肌缺血。与CYP3A4诱导剂合用能明显降低非洛地平的水平使其失去作用,应避免此种合并用药。 与CYP3A4抑制剂合用能明显增加非洛地平的水平,应避免此种合并用药。与葡萄柚汁合用能明显增加非洛地平的水平,应避免此种合用。对驾驶和机械操作的影响服用非洛地平可引起头昏和疲乏,因此在驾驶和操作机械时应密切注意上述现象。 |
1.曲美他嗪不作为心绞痛发作时的对症治疗用药,也不适用于对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初始治疗,曲美他嗪不应用于入院前或入院后最初几天的治疗。心绞痛发作时,对冠状动脉病况应重新评估,并考虑治疗的调整(药物治疗和可能的血运重建)。 2.曲美他嗪可引起或加重帕金森症状(震颤、运动不能,张力亢进),应定期进行检查,尤其针对老年患者。 出现可疑情况时,应由神经科医生进行适当检查。发生运动障碍时,如帕金森症状、不宁腿综合征、震颤、步态不稳,应彻底停用曲美他嗪。 这些时间发生率低,且停药后通常是可逆的。多数患者停用曲美他嗪后4个月内恢复。如果停药后帕金森症状持续4个月以上,则应征询神经科医生的意见。 可能会出现与步态不稳或低血压相关的跌倒,特别是对于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