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非处方药 医保甲类 国产

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 1.各期原发性高血压; 2.肾血管性高血压; 3.各级心力衰竭对于症状性心衰病人,也适用于:提高生存率:延缓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4.预防症状性心衰对于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适用于:延缓症状性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5.预防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冠状动脉缺血事件,适用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所导致的住院。

查看说明书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羟苯磺酸钙分散片
羟苯磺酸钙分散片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马来酸依那普利。

本品主要成份为羟苯磺酸钙。

生产企业

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2026567

国药准字H20080288

说明
作用与功效

用于治疗: 1.各期原发性高血压; 2.肾血管性高血压; 3.各级心力衰竭对于症状性心衰病人,也适用于:提高生存率:延缓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4.预防症状性心衰对于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适用于:延缓症状性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5.预防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冠状动脉缺血事件,适用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所导致的住院。

1.微血管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开始剂量为一日5-10mg (半片-1片) ,分1-2次服,肾功能严重受损...

进餐时口服,部分症状推荐指导剂量如下(或遵医嘱)

副作用

已证明一般情况下马来酸依那普利耐受性良好。在临床研究中,马来酸依那普利副作用的总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大多数副作用均性质轻微而短暂。不须终止治疗。 下述副作用与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关: 1.晕眩和头痛是较常见的副作用。2%~3%的病人报告感觉疲乏和虚弱。少于2%的病人报告发生其它副作用,包括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晕厥、恶心、腹泻、肌肉痉挛、皮疹和咳嗽、肾功能障碍,肾衰和少尿罕见。 2.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有报道在面部、四肢、唇、舌、声门和,或喉部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但罕见(参阅注意事项)。 3.在临床对照试验中或药物上市后发生的极罕见副作用有: (1)心血管系统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可能继发于高危病人的血压过低(参阅注意事项)。胸痛;心悸;心律失常;心绞痛;雷诺现象。 (2)胃肠道系统肠梗阻:胰腺炎:肝功能衰竭;肝炎一肝细胞性或胆汁郁积性:黄疸:腹痛:呕吐;消化不良:便秘;厌食;胃炎。 (3)神经系统,精神方面抑郁:精神错乱:嗜睡;失眠;神经过敏:感觉异常:眩晕;异常梦。 (4)呼吸系统肺浸润:支气管痉挛,哮喘:呼吸困难;流涕;咽痛和声嘶。 (5)皮肤多汗: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St

本品即使长期服用也耐受良好,但不能排除过敏反应。罕见病例,尤在大剂量时可有胃部不适、恶心、胃灼热及厌食。这些病例应酌情减量,必要时停药。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妊娠 妊娠期内不主张使用此药。如果查明已怀孕,除非它是挽救母亲生命所必需的,否则应立即停止使用本品。 在妊娠的中三个月和末三个月期间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的发病和死亡。在这期间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胎儿和新生儿的各种损伤(包括低血压、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和/或新生儿的头颅发育不全)有关。曾出现母体羊水过少(推测为胎儿肾功能降低的表现)并可导致肢体痉挛、颅面畸形和肺发育不良,如果病人使用本品,则应向病人说明其对胎儿的潜在危害。 在妊娠前三个月用药而

成分

用于治疗: 1.各期原发性高血压; 2.肾血管性高血压; 3.各级心力衰竭对于症状性心衰病人,也适用于:提高生存率:延缓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4.预防症状性心衰对于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适用于:延缓症状性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 5.预防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冠状动脉缺血事件,适用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所导致的住院。

1.微血管病的治疗

药理作用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本品能调整和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柔韧性,拮抗诱导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活性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前列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及防止胶原的改变。对血液高粘稠度,本品通过降低大分子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的水平,调节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增强红细胞的柔韧性和降低它们的高聚性。此外,还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从而使血液粘滞性降低。对血小板高聚性,本品可减少血小板聚集因于的合成和释放,明显抑制多种聚集因子(如β凝血蛋白、血栓素A2、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引起的聚集反应和血小板自发性聚集反应,还能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栓形成。此外还能改善淋巴液的回流。

注意事项

详见说明书。

置于安全和儿童不能拿到的地方。

药企入驻申请快捷、曝光率高

填写入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