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兰索拉唑肠溶片

兰索拉唑肠溶片

非处方药 非医保 国产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查看说明书
兰索拉唑肠溶片
兰索拉唑肠溶片
兰索拉唑肠溶片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兰索拉唑肠溶片
兰索拉唑肠溶片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兰索拉唑。  化学名称:(±)-2[[[3-甲基-4-(2,2,2-三氟乙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硫酰基]-1H-苯并咪唑。  分子式:C16H14F3N5O2S  分子量:369.37

兰索拉唑。

生产企业

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出品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65317

国药准字H10980035

说明
作用与功效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症候群)、吻合口部溃疡。

用法用量

通常成人口服兰索拉唑片,每日一次,一次二片(30mg),十二指肠溃疡,连续服用4...

①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卓-艾综合征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口服兰索拉唑...

副作用

(1)过敏症:偶有皮疹、瘙痒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时请停止用药。 (2)血液系统:偶有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球增多等症状,血小板减少之症状极少发生。 (3)消化系统:偶有便秘,腹泻,口渴,腹胀等症状。 偶有ALT、AST、ALP、LDH、γ-GTP上升等现象,所以须细心观察,如有异常现象应采取停药等适当的处置。 (4)精神神经系统:偶有头痛、嗜睡等症状。 失眠,头晕等症状极少发生。 (5)其它:偶有发热,总胆固醇上升,尿酸上升等症状。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本品批准前临床试验2,214例中,出现不良反应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者342例(占15.4%),上市后药品使用调查的(在审查结束前)6260例中有138倒(占2.2%)出现不良反应。 下列不良反应来自于研究者报告和自发报告等途径。 (1)临床上重要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全身皮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等)(<0.1%),偶有休克(<0.1%)。因此需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2)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0.1%)、或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可能出现(0.1%-<5%)。因此需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3)黄疸、伴有AST(GOT)、,ALT(GPT)升高等的严重肝功能障碍(<0.1%),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 4)Lyell症候群(中毒性表皮坏死)和Stevens-Johnson症候群(皮肤粘膜眼症候群)(<0.1%)。因此需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置。 5)间质性肺炎(<0.1%)。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音异常(捻发音)等,应进行胸部X线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有报道,在动物实验中胎仔的药物血浆浓度高于母体的血浆浓度,所以对于孕妇或有怀孕可能的妇女,只有在判定治疗的益处超过危险性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2.动物实验显示兰索拉唑会分布于乳汁中,故哺乳期妇女最好避免用药,必须应用时应避免哺乳。 儿童用药: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小儿的临床经验极少)。

儿童用药:对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由于在小儿的临床经验极少)。 老年用药:一般而言,老年患者的胃酸分泌能力和其他生理机能均会降低,故应慎重使用,如从较低剂量开始。

成分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道炎、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症候群)、吻合口部溃疡。

药理作用

1.药理作用 本品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口服吸收后转移至胃粘膜,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活性代谢体,该活化体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系统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本品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以及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本品对胆碱和组胺H2受体无拮抗作用。 2.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Ames试验、大鼠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试验以及小鼠微核试验、大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阳性。 生殖毒性:口服本品150mg/kg/天(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40倍),对大鼠生殖能力和生殖行为没有影响。致畸研究显示,妊娠大鼠口服本品150mg/kg/天,妊娠兔口服本品30mg/kg/天(按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6倍),对胎仔没有致畸作用。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大鼠乳汁分泌。 致癌研究:SD大鼠连续24个月口服本品5-150mg/kg/天,结果显示本品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发胃肠嗜铬样(ECL)细胞增生和良性ECL细胞瘤;受试动物胃出现肠上皮化生的频率增加。雄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腺瘤发生率以剂量相关方式增加。CD-1小鼠连续24个月口服本

1.作用机制 本药转移到胃粘膜壁细胞的酸分泌细管后,在酸性条件下,转变为活性体结构,此种活性物与分布于该区域的质子泵H+ + K+-ATPase)的SH基结合,从而抑制该酶的活性,故能抑制胃酸的分泌。 2.胃酸分泌抑制作用 1)五肽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 健康成人,单次口服给药或每日一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可明显地抑制由胃泌素引起的酸分泌,且此作用在给药后能持续24小时。 2)胰岛素刺激引起的酸分泌: 健康成人,每日一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可明显地抑制由胰岛素引起的酸分泌。 3)夜间的酸分泌: . 健康成人,每日一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具有明显地抑制夜间胃酸分泌的作用。 4) 24小时的酸分泌: 健康成人,以每日一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通过24时胃液采样试验,可观察到24小时的胃酸分泌明显地受到抑制。 5) 24小时胃内pH值的监测:’ 健康成人以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以每日一次兰索拉唑30mg口服给药连续7天,24小时的胃酸分泌皆明显地受到抑制。 6) 24小时食道下段pH值的监测: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每日一次兰索拉唑30m

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因长期使用的经验不足,暂不推荐用于维持治疗。 (2)本品服用时请不要嚼碎,应整片用水吞服。 (3)肝功能障碍者及高龄者须慎用。 (4)使用本品有时会掩盖胃癌的症状,所以要在排除胃癌可能性的基础上方可给药。

1、下列患者慎重用药: 1)曾发生过药物过敏症的患者 2)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导致药物代谢、排泄时间延长) 3)老年患者(见

药企入驻申请快捷、曝光率高

填写入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