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黄连、大黄、栀子、黄芩、菊花、连翘、炒蔓荆子、荆芥穗、薄荷、黄柏、防风等17味。 |
金银花、大黄浸膏、穿心莲浸膏、人工牛黄、珍珠层粉、蒲公英浸膏、甘草、栀子浸膏、山豆根浸膏。 |
|
| 生产企业 |
河南兴源制药有限公司 |
吉林百琦药业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1020266 |
国药准字Z20080408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泻火通腑。用于治疗痤疮,疖痈等。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14天为一疗程。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胃不适、皮疹、瘙痒、头晕等。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泻火通腑。用于治疗痤疮,疖痈等。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1.忌服辛辣刺激等食物。 |
1.保持面部卫生,切忌以手挤压患处。不宜滥用化妆品及外涂药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