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小儿胃热停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大便干燥。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山楂(炒焦)、神曲(炒焦)、麦芽(炒)、槟榔(炒焦)、三棱(麸炒)、大黄、莪术(醋制)、牵牛子(炒 |
青蒿,板蓝根,连翘,菊花,苦杏仁,桔梗,薄荷,甘草;辅料为单糖浆、氢氧化钠。 |
|
生产企业 |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华神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9980013 |
国药准字Z5102197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小儿胃热停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大便干燥。 |
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内郁化火,发烧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
|
用法用量 |
口服,3岁以上每次10毫升,一日2次。 |
口服,十岁以上儿童一次10~15毫升,五岁至十岁儿童一次6~10毫升,三岁至五岁儿童一次4~6毫升,一日3次,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部分儿童可能出现轻度腹泻、恶心或胃部不适。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消食化滞,泻火通便。用于小儿胃热停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大便干燥。 |
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内郁化火,发烧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部分儿童可能出现轻度腹泻、恶心或胃部不适。 |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喉痒、咽不红。 3.儿感退热宁口服液以清热利咽,化痰止咳为主,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轻者。若见高热,咳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二天发热不退,咳嗽加重者应及时就医。 5.对儿感退热宁口服液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儿感退热宁口服液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