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咳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蛤蚧、瓜蒌子、麻黄、石膏、黄芩、黄连、苦杏仁(炒)、紫苏子(炒)、紫菀、百合、麦冬、甘草等14味。 |
大黄、绿豆、车前草、白术(炒)、黑豆、半夏(制)、香附(醋制)、桑叶、桃枝、牛乳、厚朴(姜制)、麦芽、陈皮、侧柏叶。 |
|
生产企业 |
吉林省华侨药业有限公司 |
浙江天一堂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113088 |
国药准字Z2001316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咳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 |
清热泻火.消肿通便。用于火毒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晕耳鸣、日赤牙痛、腹中胀满、大便秘结。 |
|
用法用量 |
口服,水蜜丸一次5~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
口服。水蜜丸一次6g,一日1—2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咳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 |
清热泻火.消肿通便。用于火毒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晕耳鸣、日赤牙痛、腹中胀满、大便秘结。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1 忌辛辣、鱼腥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