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癓。用于淤血内停所致的癓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熟大黄、土鳖虫、水蛭、虻虫、蛴螬、干漆、桃仁、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
柴胡、当归、白芍、香附(醋制)、木香、沉香、厚朴(姜制)、枳壳(麸炒)、丁香、六神曲(炒焦)、陈皮、茯苓、白扁豆(炒)、甘草、青皮(醋制)、槟榔(焦)、豆蔻、砂仁、枳实(麸炒)、鸡内金(炒)、延胡索(醋制)、龙胆、白术(麸炒)、莱菔子(炒)、橘红、黄连、朱砂、滑石。 |
|
生产企业 |
回春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承德天原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3020397 |
国药准字Z2002668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活血破瘀,通经消癓。用于淤血内停所致的癓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健胃止呕,舒郁定痛。用于肝郁食滞,两肋膨胀,胃脘刺痛,嗳气吞酸,呕吐恶心,饮食无味,身体倦怠。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袋,一日1-2次。 |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活血破瘀,通经消癓。用于淤血内停所致的癓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健胃止呕,舒郁定痛。用于肝郁食滞,两肋膨胀,胃脘刺痛,嗳气吞酸,呕吐恶心,饮食无味,身体倦怠。 |
|
药理作用 |
临床偶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即消。初服时有的病例有轻泻作用,1周后能消失。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 |
||
注意事项 |
1、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2、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1.少吃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品。2.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3.服药三天后.症状未见缓解.或症状加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4.孕妇慎用。5.不宜与含有人参类药同服。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