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癓。用于淤血内停所致的癓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熟大黄、土鳖虫、水蛭、虻虫、蛴螬、干漆、桃仁、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
牛黄、麝香、三七、蛇胆。 |
|
生产企业 |
回春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3020397 |
国药准字Z3502024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活血破瘀,通经消癓。用于淤血内停所致的癓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袋,一日1-2次。 |
口服,每次0.6克,8岁以下儿童每次0.15克~0.3克,每日2~3次;外用研末用冷开水或食醋少许调匀涂在患处,每日数次,常保持湿润,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活血破瘀,通经消癓。用于淤血内停所致的癓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 |
|
药理作用 |
临床偶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即消。初服时有的病例有轻泻作用,1周后能消失。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 |
||
注意事项 |
1、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2、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1. 孕妇禁用;2. 过敏体质者慎用;3. 忌食辛辣、油腻食物;4. 服用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5. 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