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癓。用于淤血内停所致的癓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熟大黄、土鳖虫、水蛭、虻虫、蛴螬、干漆、桃仁、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
松石,珍珠,珊瑚,朱砂,诃子(去核),铁屑(诃子制),余甘子,五灵脂膏,檀香,降香,木香马兜铃,鸭嘴花,牛黄,广木香,绿绒蒿,船形乌头,肉豆蔻,丁香,伞梗虎耳草,毛诃子(去核),天竺黄,西红花,木棉花,麝香,石灰华。 |
|
生产企业 |
回春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3020397 |
国药准字Z6302024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活血破瘀,通经消癓。用于淤血内停所致的癓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瘀。用于肝郁气滞、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性慢性肝炎和胆囊炎。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袋,一日1-2次。 |
开水泡服,一次1g(一次4丸),一日1 次。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
该药品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皮疹等轻微副作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活血破瘀,通经消癓。用于淤血内停所致的癓瘕、闭经,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瘀。用于肝郁气滞、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性慢性肝炎和胆囊炎。 |
|
药理作用 |
临床偶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即消。初服时有的病例有轻泻作用,1周后能消失。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 |
||
注意事项 |
1、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2、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该药品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皮疹等轻微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