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夏枯草、野菊花、桑叶。 |
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磷酸苯丙哌林26.4毫克(相当于20毫克苯丙哌林)。 |
|
| 生产企业 |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 |
山西利丰华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54415 |
国药准字H14020424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 |
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刺激引起的咳嗽。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 |
口服,每次1-2片,一日3次。 |
|
| 副作用 |
夏桑菊颗粒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皮疹、过敏反应等。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服药后可出现一过性口咽发麻,此外,尚有乏力、头晕、上腹不适、食欲缺乏、皮疹等不良反应。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 |
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刺激引起的咳嗽。 |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非麻醉性镇咳药,主要阻断肺及胸膜感受器的传入感觉神经冲动,同时也直接对镇咳中枢产生抑制作用。并具有罂粟碱样平滑肌解痉作用。 |
||
| 注意事项 |
夏桑菊颗粒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皮疹、过敏反应等。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1.本品仅有止咳作用,如应用7天症状无明显好转,请立即咨询医师或药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