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它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化学名称:1,3-二甲基-7-(1,3-二氧环戊基-2-基)甲基-3,7-二氢-lH-嘌呤-2,6-二酮。分子式:C11H14N4O4分子量:266.26 |
盐酸异丙嗪 |
|
生产企业 |
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10041 |
国药准字H3202210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它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 |
1.皮肤黏膜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食物过敏、皮肤划痕症;2.晕动症:晕车、晕船、晕飞机;3.恶心、呕吐等 |
|
用法用量 |
口服,通常成人每次0.3~0.4g,每日2次,重症哮喘患者应遵医嘱用药。 |
用于防止晕动症时要及早服药;脱水或少尿时用量酌减,以免出现毒性反应;口服时,可与... |
|
副作用 |
服用黄嘌呤衍生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头痛、失眠、易怒、心动过速、期外收缩、呼吸急促、高血糖、蛋白尿。如过量服用还会出现严重心律不齐,阵发性痉挛危象。以上这些症状的出现均属初期中毒症状,为缓解这些症状可暂停用药,必要时请医生诊断,但在上述中毒迹象和症状完全消失后仍可继续服用。 |
异丙嗪属吩噻类衍生物,小剂量时无明显副作用,但大量和长时间应用时可出现噻嗪类常见的副作用。 1. 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多恶梦,易兴奋,易激动,幻觉、中毒性谵妄,儿童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上述反应发生率不高。 2. 用量过大的症状和体征有:手脚动作笨拙或行动古怪,严重时倦睡或面色潮红、发热,气急或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抗毒蕈碱(M)受体效应),肌肉痉挛,尤其好发于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坐卧不宁,步履艰难,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抽动或双手震颤(后者属锥体外系的效应)。 3. 下列情况持续存在时应予注意:较常见的有嗜睡;较少见的有视力模糊或色盲(轻度),头晕目眩、口鼻咽干燥、耳鸣、皮疹、胃痛或胃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恶心或呕吐[进行外科手术和(或)并用其他药物时],甚至出现黄疸。使用栓剂时可发生直肠烧灼感或刺痛。 4. 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很少见,可见血压增高,偶见血压轻度降低。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及再生不良性贫血则属少见。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性资料。儿童用药:尚无儿童用药资料。老年用药:尚无老年人用药资料。 |
|
|
成分 |
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它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 |
1.皮肤黏膜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食物过敏、皮肤划痕症;2.晕动症:晕车、晕船、晕飞机;3.恶心、呕吐等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老年人、严重血氧供应不足的病人须慎用。胃溃疡、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期妇女须慎用。不得与其它黄嘌呤类药物同时服用,与麻黄 素或其它腺素类药同服时须慎重。 |
异丙嗪属吩噻类衍生物,小剂量时无明显副作用,但大量和长时间应用时可出现噻嗪类常见的副作用。 1. 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多恶梦,易兴奋,易激动,幻觉、中毒性谵妄,儿童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上述反应发生率不高。 2. 用量过大的症状和体征有:手脚动作笨拙或行动古怪,严重时倦睡或面色潮红、发热,气急或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抗毒蕈碱(M)受体效应),肌肉痉挛,尤其好发于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坐卧不宁,步履艰难,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抽动或双手震颤(后者属锥体外系的效应)。 3. 下列情况持续存在时应予注意:较常见的有嗜睡;较少见的有视力模糊或色盲(轻度),头晕目眩、口鼻咽干燥、耳鸣、皮疹、胃痛或胃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恶心或呕吐[进行外科手术和(或)并用其他药物时],甚至出现黄疸。使用栓剂时可发生直肠烧灼感或刺痛。 4. 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很少见,可见血压增高,偶见血压轻度降低。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及再生不良性贫血则属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