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健脾舒肝,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白带量多,腰腿酸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白术(炒)、苍术、党参、山药、陈皮、荆芥、柴胡、白芍、车前子、甘草。 |
赤芍、土茯苓、醋三棱、炒川楝子、醋莪术、醋廷胡索、炒芡实、当归、苦参、醋香附、黄柏、丹参、山药。 |
|
| 生产企业 |
广西梧州三箭制药有限公司 |
吉林省中研药业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5021170 |
国药准字Z22020211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健脾舒肝,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白带量多,腰腿酸痛。 |
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散结消肿。用于湿热下注、毒瘀互阻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气臭,少腹痛,腰骶痛,口苦咽干;阴道炎、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5克,一日2次。 |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
|
| 副作用 |
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刺激、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等。过量使用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 成分 |
健脾舒肝,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白带量多,腰腿酸痛。 |
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散结消肿。用于湿热下注、毒瘀互阻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气臭,少腹痛,腰骶痛,口苦咽干;阴道炎、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刺激、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等。过量使用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 |
1.孕妇禁用;2.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3.患有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带下清稀者不宜选用;5.伴有赤带症状者应去医院就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