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瘟解毒。用于外感时疫,憎寒壮热,头痛无汗,口渴咽干,痄腮,大头瘟。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白芷、柴胡、赤芍、川芎、大青叶、淡竹叶、防风、甘草、葛根、黄芩、桔梗、连翘、牛蒡子、羌活、天花粉、玄参。  | 
                        
                             大黄、黄连、黄芩。  |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江西欧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1020170  | 
                        
                             国药准字Z20060176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瘟解毒。用于外感时疫,憎寒壮热,头痛无汗,口渴咽干,痄腮,大头瘟。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化瘀止血。用于热毒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及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症候者。亦可用于热盛迫妄行所致吐血、咯血、鼻血、内痔出血等症。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偶见皮疹,恶心,腹泻,腹痛。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瘟解毒。用于外感时疫,憎寒壮热,头痛无汗,口渴咽干,痄腮,大头瘟。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化瘀止血。用于热毒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及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症候者。亦可用于热盛迫妄行所致吐血、咯血、鼻血、内痔出血等症。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 
                        
                             出现腹泻时,可酌情减量。本品不宜大量、久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