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化瘀止血。用于热毒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及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症候者。亦可用于热盛迫妄行所致吐血、咯血、鼻血、内痔出血等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大黄、黄连、黄芩。 |
苍耳子(炒黄)、辛夷、白芷、细辛、黄芩、川贝母、淡豆豉、薄荷脑。 |
|
| 生产企业 |
江西欧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60176 |
国药准字Z12020180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化瘀止血。用于热毒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及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症候者。亦可用于热盛迫妄行所致吐血、咯血、鼻血、内痔出血等症。 |
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
饭后温开水送服,一次 2~ 4片,一日 3次,两周为一疗程。 |
|
| 副作用 |
偶见皮疹,恶心,腹泻,腹痛。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化瘀止血。用于热毒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及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症候者。亦可用于热盛迫妄行所致吐血、咯血、鼻血、内痔出血等症。 |
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出现腹泻时,可酌情减量。本品不宜大量、久服。 |
服药期间,忌辛辣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