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疔、痈、疮疖。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牛黄、珍珠母、蟾酥、青黛、天花粉、大黄、雄黄。 |
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磷酸苯丙哌林26.4毫克(相当于20毫克苯丙哌林)。 |
|
| 生产企业 |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利丰华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2020054 |
国药准字H14020424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疔、痈、疮疖。 |
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刺激引起的咳嗽。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丸,一日3次。小儿酌减。 |
口服,每次1-2片,一日3次。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服药后可出现一过性口咽发麻,此外,尚有乏力、头晕、上腹不适、食欲缺乏、皮疹等不良反应。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疔、痈、疮疖。 |
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刺激引起的咳嗽。 |
|
| 药理作用 |
体外抗菌实验表明:本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含胞病毒、轮状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发热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炎性水肿,对小鼠皮肤毛细浒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肿增生,甲醛及蛋清性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增加小鼠的脾重,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增强网状巨噬细胞功能,提高机抗病能力。 |
本品为非麻醉性镇咳药,主要阻断肺及胸膜感受器的传入感觉神经冲动,同时也直接对镇咳中枢产生抑制作用。并具有罂粟碱样平滑肌解痉作用。 |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1.本品仅有止咳作用,如应用7天症状无明显好转,请立即咨询医师或药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