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粒胶囊含盐酸克仑特罗0.035mg、山莨菪碱3mg、二羟丙茶碱0.1g、盐酸溴己新8mg及盐酸去氯羟嗪30mg。 |
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
|
| 生产企业 |
苏州第三制药厂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2025523 |
国药准字Z11020452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症状发作时即服1~2粒,以后每次一粒,一日3~4次。症状缓解后一日服1~2粒。用于预防夜间发作,可在临睡前服1~2粒。儿童:每次1/3~1/2粒,一日3~4次,或遵医嘱。 |
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
|
| 副作用 |
1.本品中克仑特罗可使少数患者服后有口干、心悸、手颤。 2.本品中山莨菪碱可使少数患者口服后一般有口干、面红、轻度扩瞳、视近物模糊等,个别患者有心率加快及排尿困难等,多在1~3小时内消失,长期使用不致蓄积中毒。 3.本品中二羟丙茶碱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胃部不适、呕吐、食欲减退,也可见头痛、烦躁、易激动。 4.本品中盐酸去氯羟嗪偶有嗜睡、口干、失眠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 5.本品中盐酸溴己新对胃黏膜可有刺激反应。 6.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 |
1 、过敏及过敏性休克; 2、副作用反应; 3、药物性肝功能损害; 4、血小板减少; 5、尿血衄血; 6、中毒反应; 7、膀胱炎; 8、腹泻; 9、精神失常; 10、成瘾。 11、牛黄解毒片(丸)有报告称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致大疱性药疹并肝功能损害,致支气管哮喘。 12、牛黄解毒片(丸)的配方中含有大黄、黄芩、生石膏、牛黄、冰片等药物,毒性较低,唯有“雄黄”毒性最强,用量又大,其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砷占75%、硫占24.9%,遇热易分解氧化,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俗称的砒霜,100毫克可致人死亡,其毒害作用可影响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和泌尿系统等,造成慢性的砷中毒。 13、慢性砷中毒患者的表现:除有头痛、头晕等症状外,突出表现为皮肤损害,症状为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角化过度、疣状增生及皮肤癌。色素沉着以躯干、臀部和大腿等非暴露部位多见,呈雨点状或广泛的花斑状黑色或棕褐色斑点。也可有胃肠功能障碍、肝脏肿大及四肢麻木等症状,严重者肝功能有明显障碍。 |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二羟丙茶碱可通过胎盘屏障,使新生儿血清茶碱浓度升高到危险程度,应禁用。2.二羟丙茶碱可随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服用可引起婴儿易激动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儿童用药:见用法用量。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
| 成分 |
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肺气肿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 避免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等药物合用;4. 服用后可能出现口干、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