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外阴瘙痒;外阴炎见以上症状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忍冬藤、虎杖、苦参、地榆、大黄、漆大姑、冰片、岗松油、蛇床子、百部、樟脑、杉木叶、小鱼仙草、山香、桉油、松节油、樟油。辅料为聚山梨酯-80、乙醇。 | 本品主要成分为金银花、关黄柏、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苍术、赤芍、延胡索(醋制)、丹参、皂角刺。 | |
| 生产企业 | 广西邦琪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B20021029 | 国药准字Z20100046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外阴瘙痒;外阴炎见以上症状者。 | 本品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慢性盆腔炎、中医辩证属湿热蕴结证,症见下腹、腰骶部胀痛不适,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伴低热起伏,神疲乏力,经前腹痛加重,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小便黄赤,舌苔黄腻。 | |
| 用法用量 | 用,洗净外阴后,将适量药液直接涂搽于患处,一日2~3次。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疗程4周。 | |
| 副作用 | 使用该药品可能导致皮肤刺激、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加剧等。 | 孕妇、哺乳期妇女忌服。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外阴瘙痒;外阴炎见以上症状者。 | 本品清热解毒,祛湿止带。用于慢性盆腔炎、中医辩证属湿热蕴结证,症见下腹、腰骶部胀痛不适,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伴低热起伏,神疲乏力,经前腹痛加重,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小便黄赤,舌苔黄腻。 | |
| 药理作用 | 1、常见胃肠道不适。2、偶见皮肤过敏反应。 | ||
| 注意事项 | 使用该药品可能导致皮肤刺激、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加剧等。 | 1、延长疗程服药的安全性未见相关研究资料。 2、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未见相关研究资料。 3、过敏体质者慎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