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 地锦草、儿茶、乌梅、北山楂(炒焦)、茯苓、白芍、甘草。 | |
| 生产企业 | 甘肃信谊天森药业有限公司 | 河南省百泉制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62021213 | 国药准字Z10910054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 清热利湿,健脾止泻,解痉止痛。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纳差(尤适用秋季腹泻及迁、慢性腹泻)。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 开水冲服,一日3~4次;一岁以内,一次1.5克~3克;一岁至三岁,一次3克~6克...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 清热利湿,健脾止泻,解痉止痛。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纳差(尤适用秋季腹泻及迁、慢性腹泻)。 |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 注意事项 | 孕妇禁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