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抗贫血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琥珀酸亚铁。琥珀酸亚铁是一种含铁(Fe2+) 34.0-36.0%的无水碱式盐。 |
替米沙坦,其化学名称:4’-[(1,4’-二甲基-2’-丙基[2,6’-二-1H-苯并咪唑]-1’-基)-甲基]-[1,1’-二联苯基]-2-羧酸。 |
|
生产企业 |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 |
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10307 |
国药准字H2004152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抗贫血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
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
|
用法用量 |
饭后口服。成人预防量:每次1片,隔日服一次(即隔日0.2g)。成人治疗量:每次1~2片,每日一次,(即每日0.2g~0.4g)。或遵医嘱。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服用1~2月。 |
成人:应个体化给药。常用初始剂量为每次一片(40mg),每日一次。在20~80 ... |
|
副作用 |
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可适当减少服用量或停药。 |
在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替米沙坦(41.4%)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和安慰剂(43.9%)相似。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剂量无相关性,与患者性别、年龄和种族亦无关。以下所列的不良反应是从临床试验中接受替米沙坦治疗的5788名高血压患者累计得到的。不良反应按发生频率分为: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1/1000,1/10000,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后三个月使用,预防性补铁每次一片,隔日或每日一次(即每日0.1-0.2g)。或遵医嘱。儿童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小儿常用量,每日每千克体重服9-18mg琥珀酸亚铁。老年用药:资料表明铁制剂为主动吸收机制的药物,老年人吸收减少。 |
|
|
成分 |
抗贫血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
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替米沙坦是一种口服起效的,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型)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亚型(已知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位点)呈高亲和性结合,该结合作用持久,但无任何部分激动剂效应。由于替米沙坦导致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从而可能引起的受体过度刺激效应亦不可知。替米沙坦可致血醛固酮水平下降。替米沙坦不抑制人体血浆肾素,亦不阻断离子通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激酶Ⅱ)亦可降解缓激肽,由于替米沙坦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故不会出现缓激肽作用增强导致的不良反应。替米沙坦对其它受体(包括AT2和其它特征更少的AT受体,功能尚不清楚)无亲和力。在人体,给予80MG替米沙坦几乎可完全抑制血管紧张素II引起的血压升高,抑制效应持续24小时,在48小时仍可测到。首剂替米沙坦后3小时内降压效应逐渐明显。在治疗开始后4周可获得最大降压效果,并可在长期治疗中维持。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服药后降压效果持续超过24小时,包括下次给药前的4小时。这一结果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服用替米沙坦40MG和80MG后波谷与波峰的比值持续地在80%以上。恢复到基线SBP有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此方面关于DB |
||
注意事项 |
1.酒精中毒、肝炎、肝肾功能不良、急性感染、肠道炎症、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慎用。 2.服时忌茶,以免被鞣质沉淀而无效。 3.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 4.与制酸药如碳酸氢盐同用,易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5.与四环素类药物同用可形成络合物而妨碍吸收。 6.与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而易致胃肠道反应。 7.应用本品可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而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8.本品应整片吞服。 9.治疗同时需寻找缺铁的原因。 |
肝功能不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