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免疫增强剂及降血脂药。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人参(生晒参)、黄芪、制何首乌、槲寄生、蜂王浆(干粉)、维生素E。 |
辛伐他汀。 |
|
| 生产企业 |
苏州第三制药厂有限责任公司 |
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0910076 |
国药准字H20010749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免疫增强剂及降血脂药。 |
用于 1. 高胆固醇血症 饮食疗法及其他非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应用辛伐他汀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辛伐他汀同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率。 在合并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且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要异常时,降低升高的胆固醇水平。 2. 冠心病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适用于: 2.1减少死亡的危险性; 2.2减少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2.3减少心肌血管再通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经皮气囊冠状动脉成形术); 2.4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包括新病灶及全堵塞的发生。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三次,或遵医嘱。 |
接受本品的病人治疗以前应接受标准胆固醉饮食并在治疗过程中继续标准胆固醇饮食。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辛伐他汀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副作用轻微且为一过性。在临床对照实验中只有少于2%的病人因辛伐他汀的副作用而中途停药。在已有对照组的临床实验中不良反应(分为可能、可疑或肯定)与药物有关的发生率大于或等于1%的有腹痛、便秘、胃肠胀气,发生率在0.5%-0.9%的不良反应有疲乏无力、头痛。发现的肌病报告很罕见。 下列不良反应的报告曾出现在无对照组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的应用中:如恶心、腹泻、皮疹、消化不良、瘙痒、脱发、晕眩、肌肉痉挛、肌痛、胰腺炎、感觉异常、外周神经病变、呕吐和贫血、横纹肌溶解和肝炎/黄疽罕有发生。 |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
| 成分 |
免疫增强剂及降血脂药。 |
用于 1. 高胆固醇血症 饮食疗法及其他非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应用辛伐他汀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辛伐他汀同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率。 在合并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且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要异常时,降低升高的胆固醇水平。 2. 冠心病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适用于: 2.1减少死亡的危险性; 2.2减少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2.3减少心肌血管再通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经皮气囊冠状动脉成形术); 2.4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包括新病灶及全堵塞的发生。 |
|
| 药理作用 |
动物药理作用试验:本品具有增强小白鼠的学习记忆、体力、耐寒、耐缺氧和抗辐射的能力,并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还有效地阻断了雌性激素对雌性和雄性LALA品系小鼠的致癌作用,以及阻断了雌性激素加Y线联合对雌性NIH小鼠的致癌作用。一般药理试验:狗每日口服量为成人剂量(按体重计算)的30倍,连服三天,本口对狗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均未引起异常变化。临床药理作用:经临床试验本品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的作用。此外本品尚有扫除自由基(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改善肺功能和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29.44g/kg。长期毒性试验结果:狗、大白鼠每日口服量为人日口服常用量的30倍、50倍,连续服用半年,观察动物的外观、活动、行动、尿、便等都正常,并取其心、脑、肝、肺、肾作组织切片,镜检都未出现异常现象。 |
本品为3-羟基一3一甲基一戊二酰一辅酶A (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为降血脂药。 |
|
| 注意事项 |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过敏体质者慎用;3.服用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4.儿童不宜使用;5.请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 |
1.病人接受辛伐他汀治疗以前应接受标准胆固醇饮食,并在治疗过程中继续使用。 2.肝脏反应 本药应慎用在大量饮酒和/或有肝病历史的病人。有活动性肝病或无法解释的氨基转移酶升高者应禁用辛伐他汀。在临床实验中,有少数服用辛伐他汀的患者有显著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的现象。但停药后,则氨基转移酶可回复至治疗前水平,但无黄疽或其他有关的临床症状或体征,亦无过敏现象。建议在治疗前对于氨基转移酶有升高现象的患者应加强检查并多加留意。如果病人的氨基转移酶有继续升高的表现,特别是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正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