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活血破瘀,用于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熟大黄、土鳖虫、水蛭、蛴螬、干漆、桃仁、炒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
黄芪、党参(炒)、当归(炒)、丹参、益母草、神曲(焦)、陈皮、香附(制)、乌药、木香、生地黄、熟地黄、砂仁、杜仲(炒)、泽泻、甘草(炙)、白芍(炒)、山楂(焦)、谷芽(炒)、麦芽(炒)。 |
|
生产企业 |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 |
江苏海昇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2020284 |
国药准字Z3202094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活血破瘀,用于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益气养血、滋肾柔肝、安神敛汗、健脾和胃。用于产后、流产后贫血,恶露不净、头晕目眩,心悸汗多,失眠神疲、食欲不振。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 |
口服,一次30g,一日2次,早晚用开水冲服。 |
|
副作用 |
密封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活血破瘀,用于症见腹部肿块,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益气养血、滋肾柔肝、安神敛汗、健脾和胃。用于产后、流产后贫血,恶露不净、头晕目眩,心悸汗多,失眠神疲、食欲不振。 |
|
药理作用 |
临床偶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肤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即消。初服时有的病例有轻泻作用,1周后能消失。有出血倾向者可加重齿龈出血或鼻衄。 |
||
注意事项 |
1、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2、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过敏体质者慎用;3. 服用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4. 请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正确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