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对重度高血压需与其它降压药合用。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片含氢氯噻嗪12.5MG,氨苯蝶啶12.5MG,硫酸双肼屈嗪12.5MG,利血平0.1MG。 |
活性成份:氟伐他汀钠。 |
|
生产企业 |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1022335 |
国药准字H2009017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对重度高血压需与其它降压药合用。 |
用于饮食未能完全控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Fredrickson Ⅱa及Ⅱb型)的患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常用量:一次1片,一日1次。维持量:一次1片,二~三日1次。 |
成人患者:在开始治疗前,患者应采用标准的降低胆固醇的饮食控制。在整个治疗期间应继续饮食控制。推荐的起始剂量为20mg或40mg常释胶囊,每日一次。可以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和推荐需达到的治疗目标调整剂量。对于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或者40mg常释胶囊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可以使用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0mg/天。推荐的每日最大剂量为80mg。本品可在每天任意时间服用,无论进食与否。给药后,四周内达到最大降脂作用。药物长期服用持续有效。本品单独治疗有效。研究同时表明氟伐他汀和烟酸、消胆胺以及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见【药物相互作用】)。肾功能不全患者:氟伐他汀经肝脏清除,仅有不到6%的药物进入尿中。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氟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保持不变,无需调整剂量。肝功能损害患者:活动性肝病或无法解释的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的患者,禁用本品(见【禁忌】及【注意事项】)。 |
|
副作用 |
偶引起恶心、头胀、乏力、鼻塞、嗜睡等,减少用量或停药后即可消失。 |
药物不良反应在表1中按照medDRA系统器官分类列出。在每个系统器官分类中,根据其发生率对不良反应进行排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排在首位。在每一个频率组中,将不良反应以严重性程度为序降序排列。此外,采用下列常规分类方法(CIOMS川分类方法)。其余请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
|
|
成分 |
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对重度高血压需与其它降压药合用。 |
用于饮食未能完全控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Fredrickson Ⅱa及Ⅱb型)的患者。 |
|
药理作用 |
氢氯噻嗪和氨苯蝶啶为利尿药,可减少水钠潴留,使血容量降低,循环血量减少,起到降压作用。同时由于排钠能使血管壁钠离子浓度降低,使血管对儿茶酚胺类药及血管紧张素的反应性减弱。因此能增加基础降压药的降压效果,起到协同作用。氢氯噻嗪与氨苯蝶啶合用能增强利尿作用,各自剂量减少,并互相拮抗副作用。氢氯噻嗪作用于远曲小管及髓袢升支皮质部,抑制钠离子的重吸收,使大量钠离子到达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而起利尿作用。氨苯蝶啶为保钾型利尿药,有较弱的利尿作用,并可缓解氢氯噻嗪引起的低钾血症。硫酸双肼屈嗪和利血平是降压药,扩张细小动脉而使血压下降。利血平能使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贮存的传导介质去甲肾上腺素减少乃至耗竭,产生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作用,血压下降。这两种药物合用,降压效果有协同作用。 |
||
注意事项 |
下列情况慎用:1.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3.心律失常和有心肌梗塞病史患者。4. 运动员慎用。 |
1.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3. 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慎用;4. 定期监测肝功能;5. 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