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胃溃疡。2.改善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的胃黏膜病变(糜烂、出血、发红、浮肿)。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曲昔匹特。 |
本品主要成为萘丁美酮。 |
|
生产企业 |
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昂泰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10356 |
国药准字H2003069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胃溃疡。2.改善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的胃黏膜病变(糜烂、出血、发红、浮肿)。 |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
|
用法用量 |
饭后口服,成人每次100mg(1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
成人常用量 口服,每次1.0g (2片) ,每日1次,睡前服。对严重或持续症状,... |
|
副作用 |
1、消化系统:有时出现便秘,偶有腹部胀满、胸部烧烁、恶心等症。2、肝脏:有时出现GOT、GPT上升,偶有ALP、γ-GPT上升等肝功能异常。3、过敏症:偶有瘙痒、皮疹等。4、其他:偶见头重、全身乏力、心悸等。 |
(1)胃肠道: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痛和便秘约1%~3%。上消化道出血约0.7%。用本品的病例中,溃疡发生率在短疗程 (6周~6个月)组和在长疗程 (8年) 组分别为0.1%和0.95%。每日口服萘丁美酮2g的腹泻发生率增加。 (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头晕、耳鸣、多汗、失眠、嗜睡、紧张和多梦,发生率小于1.5%。 (3)皮肤:皮疹和瘙痒约2.1%,水肿约1.1%。 (4)少见或偶见的不良反应有黄疸、肝功能异常、焦虑、抑郁、感觉异常、震颤、眩晕、大疱性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过敏性肺炎、蛋白尿、血尿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孕妇及有妊娠可能的妇女应权衡利弊(治疗的有益方面超过危险性)后,再予给药。2.哺乳妇女服用本品期间应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在妊娠的后3个二月,及在哺乳期不主张使用本品。 儿童用药:禁用。 老年用药:老年人使用本品时一般每日不超过1g (2片) ,一些患者服用0.5g(1片) 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
|
成分 |
1.胃溃疡。2.改善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的胃黏膜病变(糜烂、出血、发红、浮肿)。 |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曲昔匹特为一新型防御因子增强型胃炎、胃溃疡治疗剂,对各种试验性溃疡均有抑制作用,对试验性胃炎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对急性胃粘膜病变有预防作用,能增强胃粘膜的血流量,促进组织的修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与H2-受体拮抗剂不同,对胃酸分泌无影响,而是增强胃粘膜的防御因子, 促进胃溃疡部位的修复, 改善溃疡部位胃粘膜的血循环和代谢,使胃粘膜组织成分正常化。 毒理研究:大鼠6个月,犬13个月的长期毒性结果表明其安全范围较大,犬的毒性靶器官在肝脏,个别犬可见轻度肝细胞玻璃样变及粗面内积网增生、但停药后可恢复。从而说明本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本品为一种非酸性非甾体抗炎药,属前体药物,在肝脏内被迅速代谢为6-甲氧基-2-萘乙酸(6-MNA)而起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本品的上述作用与萘丁美酮的活性代谢产物抑制炎症组织中的前列腺素合成有关。本品是一种非酸性、非离子性前体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对胃粘膜无明显的局部直接影响;同时本品对胃粘膜生理性环氧合酶的抑制作用较小,因此本品引起的胃肠粘膜糜烂和出血的发生率较低。本品体外对健康志愿者血液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 |
|
注意事项 |
1、孕妇及有妊娠可能的妇女应权衡利弊(治疗的有益方面超过危险性)后,再予投药。2、哺乳期妇女服用本品期间应停止哺乳。3、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4、小儿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建立。 |
(1)具有消化性溃疡史的病人服用本品时,应对其症状的复发情况进行定期检查。(2)肾功能不全者 (肌酐清除率少于30ml/分钟) 应减少剂量或禁用。(3)有心力衰竭、水肿或有高血压者应慎用本品。(4)用餐中服用本品的吸收率可增加,应在餐后或晚间服药。(5)本品每日服用量超过2g时腹泻发生率增加。(6)本品常用剂量为每日1g,对于症状严重或持续存在或急性加重的患者可酌情加量,并可将总量分为2次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