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唑来膦酸,其化学名称为:2-(咪唑-1-基)-1-羟基乙烷-1,1-二磷酸一水合物。辅料为甘露醇,枸橼酸钠。 |
本品主要成份为尼群地平。 |
|
| 生产企业 |
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 |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1955 |
国药准字H13022629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
高血压。 |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成人每次4mg(1支),用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每3~4周给药一次或遵医嘱 |
口服。成人常用量:开始一次10mg(1片),每日1次,以后可根据情况调整为20mg(2片),每日2次。 |
|
| 副作用 |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发热、肌肉骨骼疼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关节痛、头痛等。 |
较少见的有头痛、面部潮红。少见的有头晕、恶心、低血压、足踝部水肿、心绞痛发作,一过性低血压。本品过敏者可出现过敏性肝炎、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等。 |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在孕妇中应用的研究尚不充分,已有的临床应用尚未发生问题,但应注意不良反应。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年用药:老年人应用血药浓度较高,但半衰期未延长,故宜适当减少剂量;正在服用卜受体阻滞剂者应慎重加用本品。合用从小剂量开始,以防诱发或加重体循环低血压,增加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心肌梗死的发生。 |
|
| 成分 |
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
高血压。 |
|
| 药理作用 |
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其他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全身反应:乏力、胸痛、腿浮肿、结膜炎;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痛、吞咽困难、厌食;心血管系统:低血压;血液和淋巴系统:贫血,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磷血症、低钙血症、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肌肉与骨骼:骨痛,关节痛,肌肉痛;肾脏:血清中肌酸酐值升高(与给药的时间有关);神经系统:失眠,焦虑,兴奋,头痛、嗜眠;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咳嗽,胸腔积液;感染:泌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代谢系统:厌食,体重下降,脱水;其它:流感样症状,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皮疹,瘙痒等。唑来膦酸的毒副反应多为轻度和一过性的,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会在24~48小时内自动消退。 【禁忌】1、对本品或其它双膦酸盐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2、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不推荐使用;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
||
| 注意事项 |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发热、肌肉骨骼疼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关节痛、头痛等。 |
1.少数病例可能出现血碱性磷酸酶增高。 2.肝功能不全时血药浓度可增高,肾功能不全时对药代动力学影响小,以上情况慎用本品。 3.绝大多数患者服用此药后仅有可以耐受的轻度低血压反应,但个别患者可出现严重的体循环低血压症状。这种反应常发生在初期调整药量期间或者增加药物用量的时候,特别是合用β受体阻滞剂时。故服用本品期间须定期测量血压。 4.已经证明极少数的患者,特别是那些有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在服用此药或者增加剂量期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其机制尚不明了。故服用本品期间须定期作心电图。 5.少数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在开始服用此药后可发生心力衰竭,有主动脉狭窄的患者这种危险性更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