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治疗、疼痛性骨关节炎(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症状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化学名称:4-羟基-2-甲基-N-(5-甲基-2-噻唑基)-2H-1,2-苯并噻嗪-3-甲酰胺-1,1-二氧化物。 |
独一味 |
|
| 生产企业 |
澳美制药(海南)有限公司 |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20398 |
国药准字Z44020946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治疗、疼痛性骨关节炎(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症状治疗。 |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 |
|
| 用法用量 |
口服,用水或流质送服吞咽。 类风湿性关节炎:每天15毫克(2片),根据治疗后的反... |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7天为一疗程;或必要时服。 |
|
| 副作用 |
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以下罗列的不良反应系在美洛昔康片给药后发生,然而他们的发生频率是根据临床试验记录结果,而无论与美洛昔康片用药是否有因果关系,这些信息是基于对3750个病人进行的超过18个月的临床试验得到的,病人每日口服美洛昔康片剂量为7.5或15毫克。治疗用药的平均时间为127天。 (1)胃肠道 频率超过1%: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胀气,腹泻。频率介于0.1%和1%之间:短暂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食道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隐伏或肉眼可见的胃肠道出血。频率小于0.1%:胃肠道穿孔,结肠炎。 (2)血液 频率超过1%:贫血介于0.1%和1%之间:血细胞计数失调,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同时使用潜在的骨髓毒性药物,特别是氨甲喋呤,是导致出现血细胞减少的一个因素。 (3)皮肤病 频率超过1%:瘙痒、皮疹介于0.1%和1%之间:口炎、荨麻疹小于0.1%:感光过敏。 (4)呼吸道 频率小于0.1%:已有报道在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包括美洛昔康片之后有个体出现急性哮喘。 (5)中枢神经系统 频率多于1%:轻微头晕、头痛介于0.1%和1%之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虽然在临床前的试验中没有发现致畸作用,但美洛昔康片不应用于孕妇和哺乳者。 儿童用药:儿童的适用剂量尚未确定,儿童和年龄小于15岁的青少年禁用。 老年用药:对可能用肝,肾及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应慎用。 |
|
|
| 成分 |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治疗、疼痛性骨关节炎(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症状治疗。 |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 |
|
| 药理作用 |
详见说明书。 |
镇痛作用:10%独一味浸膏0.28ml/10g和0.14ml/10g,小白鼠灌胃,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约2小时;独一味浸膏0.19g~3.0g/kg的镇痛作用与0.23kg/kg的阿司匹林相当。 止血作用:10%独一味浸膏0.14ml/10g和5%浓度0.14ml/10g,小白鼠灌胃,出血时间由给药前7.1~7.74分钟,分别缩短至4.7和3.2分钟(P<0.01),表明本品有显著止血作用。 抗菌作用:独一味浸膏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杆菌有抑菌作用。独一味叶皂甙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枯草杆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独一味浸膏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E-花环形成率及酯酶染色阳性率,表明本品有显著提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细胞的免疫作用。 其他作用:独一味皂甙对小鼠移植性艾氏癌(EC)有抑制作用,抑制率32.7%,可使荷瘤小鼠的脾脏和胸腺增重,体重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
|
| 注意事项 |
详见说明书。 |
孕妇慎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