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4急性痛风。5痛经或子宫附件炎、牙痛和术后疼痛。6创伤后的疼痛与炎症,如扭伤、肌肉拉伤等;7耳鼻喉严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体炎、耳炎、鼻窦炎等),应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双氯芬酸。其化学名称为:[邻-(2,6-二氯苯胺)]苯乙酸。 |
川黄柏、苍术、威灵仙、鸡血藤、蜂房、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红花、土鳖虫、没药(炒)、乳香(炒)、独活、全蝎、蜈蚣、地龙、羌活、桂枝、姜黄。 |
|
生产企业 |
吉林省七星山药业有限公司 |
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4621 |
国药准字Z2002012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4急性痛风。5痛经或子宫附件炎、牙痛和术后疼痛。6创伤后的疼痛与炎症,如扭伤、肌肉拉伤等;7耳鼻喉严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体炎、耳炎、鼻窦炎等),应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
燥湿祛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扶正祛邪。用于痹病寒热错杂证、症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晨僵、局部发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日1次,或者一日1~2次,或遵医嘱,餐后服。 |
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餐后30分钟口服。风湿性关节炎4周为一疗程,类风湿性关... |
|
副作用 |
1对本品及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有过敏反应、哮喘、荨麻疹或其他变态反应的患者。2消化道溃疡患者。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1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4急性痛风。5痛经或子宫附件炎、牙痛和术后疼痛。6创伤后的疼痛与炎症,如扭伤、肌肉拉伤等;7耳鼻喉严重的感染性疼痛和炎症(如扁桃体炎、耳炎、鼻窦炎等),应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
燥湿祛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扶正祛邪。用于痹病寒热错杂证、症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晨僵、局部发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1可引起头痛及腹痛、便秘、腹泻、胃烧灼感、恶心、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反应。2偶见头痛、头晕、眩晕。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升高。3少见的有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水钠潴留,表现尿量少、面部水肿、体重骤增等。极少数可引起心律失常、耳鸣等。4罕见:皮疹、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呕血、黑便、胃肠道溃疡、穿孔、出血性腹泻、困睡、过敏反应如哮喘、肝炎、水肿。5有导致骨髓抑制或使之加重 |
药理作用:动物试验结果显示:本品可抑制角叉菜胶和甲醛致大鼠足跖关节肿胀、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性炎症,提高热板法致小鼠疼痛的疼阈值,减少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的次数。 |
|
注意事项 |
1血液系统异常、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2因本品含钠,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3对那些有胃肠道症状或曾有胃肠溃疡病史,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如需应用双氯芬酸,应置于严密的医疗监护之下。4心、肾功能损害者正在应用利尿剂治疗、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患者以及由于任何原因细胞外液丢失的患者慎用。5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应停药。6个别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象 |
1.孕妇忌用。2.过敏性体质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