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番泻叶、黄芩、甘草、桔梗、黄柏、连翘、炒牵牛子、枳实(砂烫)、冰片。 | 麻黄 前胡 黄芩 紫苏子 石膏 苦杏仁(去皮炒) 葶苈子 竹茹 | |
| 生产企业 | 吉林双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葵花药业集团(冀州)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2025661 | 国药准字Z13022261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儿肺热感冒引起的呼吸气促,咳嗽痰喘,喉中作响。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 口服,一岁以内每次服3ml,一岁至五岁每次服10ml,五岁以上每次服15~20m... | |
| 副作用 | 孕妇忌服。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偶有皮疹、过敏反应。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儿肺热感冒引起的呼吸气促,咳嗽痰喘,喉中作响。 |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偶有皮疹、过敏反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