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用于冻疮,Ⅰ-Ⅱ度烫伤,手足皲裂及小面积轻度擦挫伤。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黄芩,白芍,丹参,补骨脂,人参,党参,金银花,茯芩,益母草,鱼腥草,鸭跖草,辛夷,甘草,青蒿,樟脑。 |
红参、白术(麸炒)、甘草、熟地黄、当归、何首乌、龟甲(醉淬)、乳香(制)、没药(制)、血竭、赤芍、肉桂、两头尖、人工麝香、冰片、安息香、沉香、木香、丁香、香附(醋制)、水牛角浓缩粉、乌药、青皮、制草乌、麻黄、细辛、羌活、防风、 蕲蛇、 乌梢蛇、豹骨(油酥)、松香、骨碎补(烫、去毛)、天麻、天南星(制)、全蝎、僵蚕(炒)、地龙、葛根、豆蔻、广藿香、绵马贯众、人工牛黄、大黄、黄连、黄芩、玄参、威灵仙。 |
|
生产企业 |
威海华洋药业有限公司 |
江西药都樟树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3017 |
国药准字Z1999004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消肿,止痛,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用于冻疮,Ⅰ-Ⅱ度烫伤,手足皲裂及小面积轻度擦挫伤。 |
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用于缺血性中风引起的偏瘫,风湿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损伤引起的行走不便和胸痹心痛证。 |
|
用法用量 |
外用,涂于患处周围适量。一日1次。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使用本品后,少数患者出现口干、大便偏干、胃部短暂不适。 |
|
禁忌 |
|
|
|
成分 |
消肿,止痛,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用于冻疮,Ⅰ-Ⅱ度烫伤,手足皲裂及小面积轻度擦挫伤。 |
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用于缺血性中风引起的偏瘫,风湿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打损伤引起的行走不便和胸痹心痛证。 |
|
药理作用 |
本品经动物试验证明其具有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有利于机体的防御作用;本品还具有迅速、持久的抗菌作用;并对实验性烫伤、创伤及穿透伤污染的创口有较好的愈合效应,对冻伤亦能促进愈合。另外本品尚有一定镇痛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1. 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3. 过敏体质者慎用;4. 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5. 如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运动员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