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健脾温阳,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腹胀,呃逆嗳气,形寒肢冷的辅助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白术(炒)、吴茱萸、丁香、肉桂、当归、川芎、延胡索、厚朴 |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炒)、葛根、荆芥穗、紫苏叶、防风、蒲公英、黄芩、牛黄。 |
|
生产企业 |
黄石卫生材料药业有限公司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B20021066 |
国药准字Z1102057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健脾温阳,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腹胀,呃逆嗳气,形寒肢冷的辅助治疗。 |
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
|
用法用量 |
外用,一日1贴。第一天贴神阙穴(肚脐),第二天贴中脘穴(心窝上边正中到肚脐正中二分之一处),以后两穴交替贴敷,痛重可贴患处;两周为一疗程。 |
开水冲服,一岁至二岁一次4克,一日2次;三岁至五岁一次4克,一日3次;六岁至十四... |
|
副作用 |
实热症患者不宜使用。 |
该药品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包括轻微的胃肠不适、皮疹、口干等。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
禁忌 |
|
|
|
成分 |
健脾温阳,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腹胀,呃逆嗳气,形寒肢冷的辅助治疗。 |
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
|
药理作用 |
少数患者贴后出现轻度皮肤瘙痒,伴有轻度皮肤红斑,停药后消失。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外用贴敷剂,禁止内服,皮肤破损处忌用。2.贴敷部位如有明显灼热感或瘙痒、局部红肿等情况,应停止用药,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3.实热证患者不宜使用。4.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立即停用并到医院诊治。5.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该药品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包括轻微的胃肠不适、皮疹、口干等。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