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益气化瘀,降浊通络。用于气虚瘀浊型高脂血症的辅肋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鹿衔草、何首乌、丹参、泽泻、葛根、决明子、黄芪、赤芍、苦参、甘草、延胡索、山楂等。 |
枸杞子、菟丝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盐车前子。 |
|
生产企业 |
甘肃益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三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B20020502 |
国药准字Z4402333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益气化瘀,降浊通络。用于气虚瘀浊型高脂血症的辅肋治疗。 |
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
|
副作用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偶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益气化瘀,降浊通络。用于气虚瘀浊型高脂血症的辅肋治疗。 |
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偶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
1.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2.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3.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同用;4.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