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盐酸小檗碱、地榆炭、五倍子、人工麝香、冰片。辅料为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 |
千斤拔、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党参。 |
|
生产企业 |
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0980009 |
国药准字Z4302002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 |
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外用,一日1~2次,早、晚或便后使用。使用时先将患部用温水洗净,擦干,然后将药管上的盖掀下,用盖上的尖端刺破管口,套上配备的保洁头,插入肛门内适量给药或外涂于患部。为防止药物污染内裤,可将配备的无纺胶布贴于内裤上。 |
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1.孕妇禁用。2.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疼痛。 |
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慢性盆腔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1.个别患者使用后出现皮下淤血和接触性皮炎。2.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消失。 |
||
注意事项 |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2.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口服。3.本品仅对痔疮合并有少量便血,肿胀及疼痛者有效,如便血量较多,内痔便后脱出不能自行还纳肛内,需到医院就诊。4.本品含盐酸小檗碱。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有高血压的、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少女、孕妇、绝经后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伴有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 5.腹痛较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