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瘟解毒,消“粘”,止痛,散瘀,止痢。用于瘟疫盛热,脑炎,赤白痢疾,白喉,目黄,音哑,转筋。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草乌叶、诃子、翻白草、茜草、黑云香、人工麝香、银朱 |
红参、生地黄、天冬、麦冬、地骨皮、茯苓。辅料为蔗糖、防腐剂(苯甲酸钠)。 |
|
生产企业 |
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 |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5021775 |
国药准字B2002101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瘟解毒,消“粘”,止痛,散瘀,止痢。用于瘟疫盛热,脑炎,赤白痢疾,白喉,目黄,音哑,转筋。 |
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用于中、老年体弱者因气阴两虚所致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头晕目眩,潮热盗汗,耳鸣健忘,烦躁失眠。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 9-13粒,一日1-2次,或遵医嘱。 |
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
|
副作用 |
服用该药品可能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或便秘。个别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或瘙痒。若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瘟解毒,消“粘”,止痛,散瘀,止痢。用于瘟疫盛热,脑炎,赤白痢疾,白喉,目黄,音哑,转筋。 |
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用于中、老年体弱者因气阴两虚所致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头晕目眩,潮热盗汗,耳鸣健忘,烦躁失眠。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服用该药品可能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或便秘。个别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或瘙痒。若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详见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