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以及细菌、真菌、滴虫混合感染性阴道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片含主要成份甲硝唑0.2克、克霉唑0.16克、醋酸氯己定0.008克。辅料为:淀粉、乳糖、L-酒石酸、枸橼酸、碳酸氢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 |
椿皮,五味子,黄柏,龟板,茯苓,阿胶,山药。 |
|
生产企业 |
福建明华制药有限公司 |
吉林省大峻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64525 |
国药准字Z2004336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以及细菌、真菌、滴虫混合感染性阴道炎。 |
湿热下注引起的带下过多、色黄味臭、阴部瘙痒、舌红苔黄、脉滑数。 |
|
用法用量 |
阴道给药。将本品置于阴道后穹窿部,一次1片,一日1次。连用7日为一个疗程,停药后第一次月经挣后重复一疗程。 |
口服。一次4~6片,一日2~3次。 |
|
副作用 |
1.对吡咯类(咪唑类)药物过敏患者禁用。 2.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和血液病患者禁用。 3.孕妇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用于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以及细菌、真菌、滴虫混合感染性阴道炎。 |
湿热下注引起的带下过多、色黄味臭、阴部瘙痒、舌红苔黄、脉滑数。 |
|
药理作用 |
偶见皮疹、阴道烧灼感、瘙痒或其他黏膜刺激症状。 因本品可自黏膜吸收,长期大量使用后也可产生与全身用药相同的不良反应,如恶心、食欲缺乏、呕吐、腹泻、腹部不适、味觉改变、口干、口腔金属味等。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后者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和感觉异常。其他还有可逆性粒细胞减少。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瘙痒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晕厥、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和精神错乱等。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热、膀胱炎、排尿困难、尿液发黑等,均属可逆性,停药后自行恢复。 |
药理作用: 抗菌:对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常见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Z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最强。 抗炎:降低毛细血管通艉性,抑制炎性渗出,减轻炎症反应。 提高免疫功能:使小鼠胸腺、脾脏增重,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抗缺氧、抗疲劳等应激能力。 毒理试验: 急性毒性:未测出LD50。最大耐受量为成人日用量的392倍,连续用药7天无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连续用药8周,各观测指标无异常,主要脏器无病理性改变。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仅供阴道给药,切忌口服。 2.使用本品时应避开月经期。 3.无性生活史的女性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给药时应洗净双手或戴指套或手套。 5.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6.用药期间注意个人卫生,防止重复感染,使用避孕套或避免房事。 7.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 8.老年人慎用。 9.使用中若出现过敏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10.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11.治疗阴道滴虫病时,需同时治疗其性伴侣。 12.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1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