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散风,健胃消食。用于感冒伤风,发烧头痛,咽喉红肿,呕吐咳嗽,急热惊风,停食停乳,消化不良。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冰片、薄荷脑、荆芥穗油、桔梗、川贝母、天竺黄、天花粉、大黄、雄黄、朱砂、玄参、麦冬、钩藤、连翘、甘草、陈皮、焦麦芽、六神曲(焦)、焦山楂、柴胡、金银花、橘红、牛蒡子、僵蚕。 |
辛夷 荆芥 薄荷 桔梗 柴胡 苍耳子 白芷 川芎 黄芩 栀子茯苓 川木通 黄芪 龙胆草 |
|
生产企业 |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隆顺榕制药厂 |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2020243 |
国药准字Z5002016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散风,健胃消食。用于感冒伤风,发烧头痛,咽喉红肿,呕吐咳嗽,急热惊风,停食停乳,消化不良。 |
疏散风热,清热利湿,宣通鼻窍。用于风热犯肺、湿热内蕴所致的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4片,一日2次,周岁以内酌减。 |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20日为一疗程。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散风,健胃消食。用于感冒伤风,发烧头痛,咽喉红肿,呕吐咳嗽,急热惊风,停食停乳,消化不良。 |
疏散风热,清热利湿,宣通鼻窍。用于风热犯肺、湿热内蕴所致的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发热便泻者忌服。 |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