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解热镇痛。用于感冒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份为三叉苦、金盏银盘、野菊花、岗梅、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扑尔敏、薄荷油。 |
活性成份:妥布霉素。 |
|
生产企业 |
云南滇中药业有限公司 |
ALCON CUSI s.a.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3020819 |
国药准字HJ2018112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解热镇痛。用于感冒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
外眼及附属器敏感菌株感染的局部抗感染治疗。 |
|
用法用量 |
开水冲服,一次1袋(10克),一日3次。 |
每日2~3次,每次取约1~1.5厘米长的药膏涂入眼结膜囊内,或白天使用眼膏。病情缓解后减量。 |
|
副作用 |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眼局部的毒副作用与过敏反应,如眼睑发痒与红肿、结膜红斑,发生率低于3%;局部应用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也会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尚无应用妥布霉素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但是如果将眼用妥布霉素眼膏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全身联合用药,就应注意监测血清中总的药物浓度。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孕妇:对三种动物进行的生殖实验研究,应用妥布霉素,剂量为人体全身通常用药的33倍,未出现生育力下降或胎儿损害。但目前尚无证据确凿的有关孕妇的临床研究报告,因此孕妇只有在确实必要时才可使用本品。2、哺乳期妇女:由于哺乳时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建议根据临床权衡利弊,或者停止哺乳或者停止用药。儿童用药:临床研究显示妥布霉素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童患者。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解热镇痛。用于感冒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
外眼及附属器敏感菌株感染的局部抗感染治疗。 |
|
药理作用 |
1.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2.可见困倦、嗜睡、口渴、虚弱感。3.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4.重复用药可能发生出血,急性肾衰、嗜睡、疲劳、口干、少尿、贫血、肾绞痛、胃痛、多汗、膀胱颈梗阻、紧张激动、焦虑、兴奋、失眠、头痛。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3.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4.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5.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6.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7.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9.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 |
1、局部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过敏,应停止用药。 2、与其他抗生素一样,长期应用将导致非敏感性菌株的过度生长,甚至引起真菌感染。如果出现二重感染,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 3、请将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