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盐车前子、酒当归、地黄、炙甘草。 |
金钱草、龙胆、茵陈、柴胡、黄芩、木香、大黄、滑石、硝石、莪术、青皮、丹参。 |
|
| 生产企业 |
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1022067 |
国药准字Z20050239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
清热利胆、舒肝理气。适用于湿热型、湿热兼气滞型的急慢性胆囊炎。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
口服。一次6粒,一日3次。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少数患者服用后大便次数增多,停药后即可消除。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
清热利胆、舒肝理气。适用于湿热型、湿热兼气滞型的急慢性胆囊炎。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1. 孕妇慎用;2. 脾胃虚寒者慎用;3. 忌食辛辣油腻食物;4. 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5. 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过敏体质者慎用;3.避免与辛辣、油腻食物同服;4.服用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