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苗医:中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喉痹(急慢性咽炎)、口疮(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牙周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肿节风、艾片,薄荷脑,辅料为枸橼酸、蔗糖、硬脂酸镁。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盐酸多利卡因、麝香草酚、洋甘菊花酊 |
|
| 生产企业 |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
德国史达德STADAArzneimittelAG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5403 |
H20150426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苗医:中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喉痹(急慢性咽炎)、口疮(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牙周炎。 |
神经痛、牙痛、头痛、关节痛、肌肉痛、手术后疼痛、外伤疼痛、炎症性疼痛。 |
|
| 用法用量 |
含服,一次1~2片,一日数次。 |
外用,取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3次,或遵医嘱。 |
|
| 副作用 |
糖尿病患者禁服。 |
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包括皮肤刺激、过敏反应、局部瘙痒或红肿。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 |
|
| 禁忌 |
|
|
|
| 成分 |
苗医:中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喉痹(急慢性咽炎)、口疮(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牙周炎。 |
神经痛、牙痛、头痛、关节痛、肌肉痛、手术后疼痛、外伤疼痛、炎症性疼痛。 |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 注意事项 |
1.忌辛辣、鱼腥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3.孕妇慎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脾虚大便溏者慎用。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外用,取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3次,或遵医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