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健脾益气,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纳少、腹胀、便溏。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党参、白芍、白果仁、当归、黄柏(炭)、牡蛎(煅)、白术(麸炒)、芡实、苍术、荆芥(炭)、茜草、山药、车前子(炒)、陈皮、柴胡、海螵蛸。 |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
|
生产企业 |
四川琦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1022138 |
国药准字Z2008009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健脾益气,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纳少、腹胀、便溏。 |
补血调经、行气止痛,主治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
口服。一次4~6粒,一日3次。 |
|
副作用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肠胃不适,如腹泻或便秘。个别人可能对药物成分过敏,出现皮疹。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或便秘;头痛;皮肤瘙痒或皮疹;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出现严重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
禁忌 |
|
|
|
成分 |
健脾益气,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纳少、腹胀、便溏。 |
补血调经、行气止痛,主治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肠胃不适,如腹泻或便秘。个别人可能对药物成分过敏,出现皮疹。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
1. 孕妇及月经期妇女慎用;2. 服用期间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3. 过敏体质者慎用;4. 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5. 服用期间不宜同时服用其他滋补性中药。 |